沙边老人行

母声求子妻求夫,雨中藉藉走且呼。

沙边老人叩头诉,言是四营兵过城东隅。

四营萑苻小盗贼,窜伏溪洞逃天诛。

自下黄纸招降诏,召集乡里千百俱。

昔掠村野不近郛,今移全营逼通都。

又闻受抚不受约,白昼带刀街头趋。

街头公然掠小儿,劫夺不与盗贼殊。

满郊耕牛脯作饭,官家秋来宁蠲租!

往时交战被我俘,今名「激叛」罹罪辜。

梅林截渡不放过,室庐遭毁人遭屠。

谁为朝廷画此策,云欲招抚收两湖?

此辈小丑何足战,徒虐乡里荣其躯!

老人不必涕交须,绿林青犊古来用,功成不扰理所无!

尔不闻诏书久悬晋贤爵,乘舆早晚跸洪都?

尔诉所痛何区区!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沙边老人行》由清代诗人钱澄之作,描绘了一幅战乱背景下百姓苦难的生动画面。诗中通过“母声求子妻求夫”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战乱时期家庭成员分离的悲惨景象,随后描述了雨中人们匆忙奔走呼号的场景,以及一位年迈老人的遭遇,他向诗人诉说着四营兵在城东的暴行。

接着,诗人揭露了这些所谓的“四营兵”实际上是小规模的盗贼,他们藏匿于溪洞之中,逃避天罚。然而,朝廷下达了招降令,将他们召集起来,导致原本未侵犯城市边缘的盗贼如今却逼近了繁华的都市。诗中还提到了这些士兵不仅违反了投降的约定,在白天公然在街头携带武器,甚至抢夺孩童,其行为与普通盗贼无异。

进一步地,诗中描述了这些士兵在乡村的肆虐,包括抢夺耕牛作为食物,使得官府在秋天难以免除赋税。同时,诗中也提到了过去战俘的遭遇,现在被称为“激叛”的人因参与叛乱而遭受罪责。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士兵甚至拦截渡口,破坏房屋,杀害无辜之人。

最后,诗人对朝廷的策略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样的招抚政策只会加剧乡里的痛苦,并非长久之计。他强调,历史上绿林好汉和青犊(年轻勇士)虽能建立功业,但成功后不应扰民。诗中暗含对朝廷政策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无辜百姓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沙边老人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楼船行,赠杨清江相公

北风吼江江怒旋,巨舰山齐万锁连。

牙旗百丈飏天半,相公秉钺坐楼船。

楼船鹢首排霜戟,吹铙击鼓辕门辟。

裘带逍遥如意閒,顾盼神明髭半白。

相公年才四十强,当时对策擅明光。

集贤学士争辟易,上书请缨何慨慷!

子云嗜奇羞节义,伯起强项愧文章。

渔阳马尘飞左右,十二城郭尽拱手。

褒衣大颡奋袖呼,吉安夜复临江走。

捷奏灵武叹奇勋,黄麻诏下五华云。

锋车屡趣不肯入,仍请节钺领三军。

敕兼将相三军喜,相公终岁楼船里。

呱呱幼子托门人,爱妾山中饥冻死!

家信从来不敢传,秋灯霜鬓独筹边。

暇时自写铙歌曲,鸾翔凤翥势翩跹。

如今幂府无成策,望公开阁延奇客!

如今诸将有先声,望公勿用绿林兵!

楼船一出恢江国,直下石头收旧京!

形式: 古风

江涨

建瓴章、贡水,一雨两江通。

列舰冲潮乱,孤城听吼雄。

响高天上怒,波急月中红。

此际楼船发,乘风好奏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江雨,赠延安刘客生卧病(其一)

鶗鴃初鸣村雨斜,吉州烽火暗天涯。

留侯借箸身多病,庾信伤心鬓早华。

半夜吹灯重煮药,三春掩袖忍看花。

扣舷泪溅双流水,渭北、江南何处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江雨,赠延安刘客生卧病(其二)

江高响急客愁新,白舫青囊又浃辰。

辛苦樯鸠勤祝雨,浮沈波鸟漫亲人。

篙师水调声声楚,军吏边装处处秦。

旌节淹留缘底事?羽书今已隔三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