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志趣苦难合,伥伥何所依。
逢君始相照,知我信为稀。
忽报除书下,徒瞻征盖飞。
相思千里远,洛浦又春归。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和尧夫见寄(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志趣苦难合”,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在精神追求和生活经历上的共同点,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共同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伥伥何所依”则表现出一种无依无靠的孤独感,似乎是在寻找一个可以依赖的人或事物。
“逢君始相照”,这里的“逢君”指的是遇见亲密的朋友,“始相照”表明他们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是刚开始的。“知我信为稀”,这句话强调了在众人中难以找到真正懂得自己的人,作者感到珍贵。
“忽报除书下”,这里可能指的是突然收到一封来自朋友的信件,“徒瞻征盖飞”则是对这封信件的描述,它如同远方传来的信息,让人只能遥望,却无法触及。
最后两句“相思千里远,洛浦又春归”,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相思之情,即便相隔千里,也无法阻挡彼此的心灵联系。洛浦在这里象征着一种归宿或是美好的记忆,“又春归”则可能暗示着某种循环,或者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情厚谊的友谊图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渴望理解的心声。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无所为。
古道白头无外用,今时青眼几人知。
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失期。
筋力虽衰才思壮,递年比较未尝亏。
凤律年华到尚新,九重气象已成春。
晓云低拂羽林仗,宿雨先清紫陌尘。
玉殿鸣鞘传警跸,彤庭委佩集簪绅。
阙前无复鱼龙戏,自有驩谣亿万人。
露冕优分竹,题舆佐画圻。
比年携手乐,兹日赏心违。
斋祀春来并,娱游别后稀。
谁怜从窭卒,草际犯寒归。
弱冠交游鬓发苍,饱谙官况好深藏。
闲居共买一廛地,尽老常依数仞墙。
虽喜卜邻同晏子,尚惭推宅异周郎。
何时税此凭熊驾,倚仗相迎立路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