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次道大庆殿上元迎驾

凤律年华到尚新,九重气象已成春。

晓云低拂羽林仗,宿雨先清紫陌尘。

玉殿鸣鞘传警跸,彤庭委佩集簪绅。

阙前无复鱼龙戏,自有驩谣亿万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凤凰历法下的新年已经到来,皇宫内充满新春的气息。
拂晓的云彩轻触羽林卫队的仪仗,昨夜的雨水洗净了京城的道路尘埃。
玉制宫殿中响起马鞭声,这是警卫通报皇帝出行,红色的大殿聚集了文武百官。
宫门前不再有鱼龙舞的表演,取而代之的是亿万人民的欢歌笑语。

注释

凤律:指凤凰历法,古代用来纪年的吉祥象征。
九重:指皇宫的层次,表示深宫禁地。
紫陌:古代对京城道路的美称。
警跸:帝王出行时的警戒和清道仪式。
彤庭:红色的宫殿,代指朝廷。
簪绅: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官员。
鱼龙戏:古代宫廷娱乐的一种,以鱼龙为主要角色的舞蹈或杂技。
驩谣:欢快的歌曲,民间的颂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宫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宫廷的盛况和节庆气氛。开篇“凤律年华到尚新”表明时值新春,万物更新之际,“九重气象已成春”则描绘出皇宫周围已经充满了春意。

接着,“晓云低拂羽林仗”、“宿雨先清紫陌尘”两句分别从天空和地面两个层面刻画了早晨的景色,云雾缥缈,树木被轻柔的云气所拂过,而昨夜的细雨洗净了道路上的尘埃。

“玉殿鸣鞘传警跸”、“彤庭委佩集簪绅”两句则聚焦在宫廷之内,描述了一场盛大的庆典活动。玉殿中传来了仪仗队伍的声音,而红色的宫庭上,人们正在整理着华丽的服饰和装饰。

最后,“阙前无复鱼龙戏”、“自有驩谣亿万人”两句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景象的对比。在古代,城楼前的水中可能会有鱼龙戏耍之状,但现在这里充满了人们的欢呼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细节的精确描绘,以及对节庆气氛的生动捕捉,展现了作者司马光在宋代宫廷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宋次道西都元日怀不疑并见寄

露冕优分竹,题舆佐画圻。

比年携手乐,兹日赏心违。

斋祀春来并,娱游别后稀。

谁怜从窭卒,草际犯寒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邠守宋度支来卜居与南园为邻

弱冠交游鬓发苍,饱谙官况好深藏。

闲居共买一廛地,尽老常依数仞墙。

虽喜卜邻同晏子,尚惭推宅异周郎。

何时税此凭熊驾,倚仗相迎立路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伯常自郢州见寄

西郊去岁揖行人,柳暗花浓又一春。

坐想高风清入骨,沉吟佳句健生神。

潺湲杳霭烟波古,散诞逍遥兴趣新。

应笑洛阳车马道,缁衣未免化红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伯镇再入馆

甘泉献赋人,流落浙江滨。

自叹三年谪,归来万事新。

铨衡时进对,户牖日相亲。

明主方思贾,非徒问鬼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