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台夜坐怀无可

日落水烟起,茫茫连岸白。

褰裳陟高台,凉月皎秋夕。

古人不我待,露气沾瑶席。

忽忆龙眠叟,远引就禅寂。

桂岭旧担簦,匡庐复飞锡。

游咏与之俱,屡折登山屐。

劝我学无生,危言同振溺。

心迹未能并,出处尚狼藉。

解带思同游,天末久离析。

人生无老少,皆为天地客。

东望海门深,南睇江云碧。

岩壑留清晖,皓歌伤往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日落时分,水面升起薄雾,江岸被染成一片白色,诗人独自登上高台,感受着秋夜的凉月。他感叹古人已逝,自己仿佛被露气浸湿的瑶席所包围。诗中提及龙眠叟,暗示诗人对出世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曾如龙眠僧侣般行脚四方,游历过桂岭和匡庐。

诗人回忆起与友人无可的共同游历,他们的足迹遍布山川,但如今却天各一方,令人感伤。无可曾劝他学习无生之境,以超脱世俗的言论激励诗人。然而,诗人内心仍有世俗牵挂,未能完全放下,生活中的进退选择仍显得纷乱。

在这样的夜晚,诗人解开衣带,怀念与无可共度的美好时光,遥望远方,心中充满离愁。他认识到人生无论老少,皆是天地间的过客。最后,他眺望大海和江面的碧波,感叹时光荏苒,岩壑间的清辉见证了过去的岁月,而他自己则在皓月之下,感伤于往昔的欢乐时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和超脱的思考。

收录诗词(103)

施闰章(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 字:尚白
  • 号:愚山
  • 籍贯: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 生卒年:1619—1683

相关古诗词

早春三天洞至仙人岩

寒岩敛众妙,惠风荡疏木。

洞穴无人居,玲珑辟华屋。

春阴香乳流,谷温瑶草绿。

出户见前峰,重云无断续。

乘兴复杖藜,行歌散烦促。

古树含丹葩,馀雪长灵瀑。

僧扉凿阳崖,茶臼入深竹。

采真客安往,怅望空山曲。

形式: 古风

上天竺双桧峰

昔闻九里松,夹路响清濑。

今寻双桧峰,壁立众山外。

危磴垒丹梯,阴霞成紫盖。

平临江海宽,俯看丘壑碎。

人生若飞箨,倏与流飙会。

濡首尘坱间,宁识沧洲大。

乘风叩阊阖,浮云接衣带。

形式: 古风

湖西行

节使坐徵敛,此事旧所无。

军糈日夜急,安敢久踟蹰。

昨日令方下,今日期已逾。

揽辔驰四野,萧条少民居。

荆榛蔽穷巷,原田一何芜。

野老长跪言,今年水旱俱。

破壁复何有,永诀惟妻孥。

岁荒复难鬻,泣涕沾敝襦。

肠断听此语,掩袂徒惊吁。

所惭务敲朴,以荣不肖躯。

国恩信宽厚,前此已蠲逋。

士卒待晨炊,孰能缓须臾。

行吟重呜咽,泪尽空山隅。

形式: 古风

大坑叹

丛山如剑戟,灌木蔽嵚岑。

其水独南流,溪谷皆阻深。

山民鸟兽居,不驯匪自今。

追呼敢逆命,兵革踵相寻。

未能静伏莽,火烈悲焚林。

杀人税无出,迟回伤我心。

蚩蚩亦赤子,念尔为沾襟。

招手语父老,鸱枭怀好音。

宿逋既累岁,敲骨力难任。

民顽实吏拙,许身愧南金。

何时免素餐,引疾投吾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