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陈杂诗十首(其九)

我不知暑退,但觉衣汗乾。

颇怪庭中天,湛然青已宽。

有物叫草根,啾啾自相喧。

问知已新秋,大火流金天。

九土变寒暑,正尔事亦繁。

静观付一笑,吾事宁相关。

但无筋力健,悠然佳意还。

喧喧憎邻里,砧杵乱人眠。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并未察觉暑气消退,只是感觉到衣服上的汗水已经干了。
我感到非常奇怪,庭院中的天空如此清澈,深蓝色已经显得更加宽广。
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草根处鸣叫,啾啾声此起彼伏。
询问后才知道已经是初秋,火星(心宿二)高悬,白天仍然炽热如金。
大地的季节变换,冷暖交替,世间万物都在忙碌着各自的事务。
静静观察这一切,只付之一笑,这些事情与我何干呢。
只是我没有足够的精力,但仍能悠然享受这份宁静的美好。
邻居的喧闹声让我厌烦,捣衣棒的敲击声扰乱了我的睡眠。

注释

暑退:夏季的炎热消退。
湛然:清澈的样子。
青已宽:天空的蓝色更深更宽。
大火:心宿二,古人称秋季为大火时节。
九土:指大地各地。
吾事:我的事情,引申为个人的忧虑。
筋力健:体力充沛。
砧杵:捣衣棒,古代妇女用来捣洗衣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末初秋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开篇三句“我不知暑退,但觉衣汗乾。颇怪庭中天,湛然青已宽。有物叫草根,啾啾自相喧。”通过对热夏消退、衣服干爽以及天空变得广阔的描写,以及草丛中的虫鸣声,营造出一种初秋气息。

接着,“问知已新秋,大火流金天。九土变寒暑,正尔事亦繁。”诗人通过询问是否已经进入了新的季节,并形容太阳的热力,以及大地从炎热转向凉爽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个人生活中繁杂事务的感受。

最后,“静观付一笑,吾事宁相关。但无筋力健,悠然佳意还。”诗人以超脱的心态面对这些变迁,虽然没有过人的体魄,但仍保持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美好心境。而“喧喷憎邻里,砧杵乱人眠。”则描绘了邻里间因劳作而起的喧嚣声和夜晚被砧杵声所扰人的睡眠,这些都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以及对于生活琐碎、变迁无常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寓陈杂诗十首(其八)

念昔为吏日,朝夕羡人閒。

解印出公府,翛然若归山。

衡茅三亩居,无客门常关。

早眠而起晏,永日或不冠。

故人远寄酒,为致一醉欢。

我亦领其意,呼儿具杯盘。

长閒贫亦好,安用朱其轓。

我生本蓬荜,久已傲饥寒。

形式: 古风

寓陈杂诗十首(其七)

疲马龁故草,闭门苔藓深。

閒坊居人少,秋日疏槐阴。

境寂心亦閒,萧然散巾襟。

静中有深趣,因见至人心。

谷神古不死,兹理良可寻。

无令儿辈觉,一抚无弦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寓陈杂诗十首(其六)

开门无客来,永日不冠履。

客至我老懒,投刺辄复去。

端成两相忘,因得百无虑。

故人在旁郡,书信不能屡。

兴哀东城公,将掩郏山墓。

不能往一恸,名义真有负。

可能金玉骨,亦遂黄壤腐。

但恐已神仙,裂石终飞去。

形式: 古风

寓陈杂诗十首(其五)

清夜何晏晏,客眠亦复佳。

邻钟唤我觉,咽咽闻城笳。

披衣行中庭,星汉已横斜。

缺月挂西南,皎皎流清华。

莎鸡振其羽,蟋蟀旁悲嗟。

悠哉岁已秋,日月如奔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