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目亭

攀梯上甓级,小憩得危亭。

一览尽寥廓,四山耸寒青。

浩若凌太虚,翩如逐遐征。

昏花拭病目,望处增双明。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攀登石阶,稍作休息在高亭。
极目远眺,视野开阔,四周山峦显出冷峻的青色。
心胸宽广如遨游太空,轻盈如追逐遥远的征途。
擦拭模糊的眼睛,视力因远望而更加清晰。

注释

攀梯:攀登石阶。
甓级:石阶。
小憩:稍作休息。
危亭:高亭。
寥廓:视野开阔。
耸寒青:显出冷峻的青色。
浩若:心胸宽广如。
凌太虚:遨游太空。
翩如:轻盈如。
遐征:遥远的征途。
昏花:模糊。
病目:视力模糊的眼睛。
望处:远望之处。
增双明:视力更加清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高处,站在危亭上所见到的景象。开篇“攀梯上甓级,小憩得危亭”表明诗人不畏艰险,努力攀爬到一个高耸的亭子上,稍事休息。这是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探索。

接着,“一览尽寥廓,四山耸寒青”写出了从高处望去,眼前所见的广阔景致。诗人视野开阔,一目了然地看到了远方的天边和四周连绵的群山,那些山峦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清冷而又深邃的绿色。

“浩若凌太虚,翩如逐遐征”则是对诗人心境的描摹。他心胸开阔,就像能飞越太虚幻境一样;他的情感也轻盈自如,如同追随着古时游子的足迹一般。

最后,“昏花拭病目,望处增双明”则是诗人在高处眺望时的一种感受。可能因为长时间的注视或许是天气的变化,使得视线模糊,但这种模糊并没有减少他的观赏乐趣,反而使他感觉到了一种新的清晰和明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远和自由的向往,以及他那种即使在艰难险阻中也能保持清晰目光的精神态度。

收录诗词(75)

尤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季长,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 字:延之
  • 号:遂初居士
  • 生卒年:mào)(1127年—1202年

相关古诗词

匿峰亭

山亭在山背,不见山巍巍。

但见四面风,辐凑朝宗之。

深藏固甚智,自牧甘处卑。

一谦受四益,是以能不危。

形式: 古风

淮民谣

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

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

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勾呼。

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鸡豕。

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箠。

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

无钱买刀剑,典尽浑家衣。

江北不可往,江南归未得。

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

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

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射。

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

流离重流离,忍冻复忍饥。

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

淮南丧乱后,安集亦未久。

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

荒村日西斜,破屋两三家。

抚摩力不足,将奈此扰何。力不给:力量不够。

形式: 古风

凝思堂

失脚坠尘网,牒诉装吾怀。

公庭了官事,时来坐幽斋。

天风肃泠泠,山鸟鸣喈喈。

我思在何许,独对苍然崖。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其二)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