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潘怀古

园林摇落夜,静独奈秋何。

黄叶下不止,青苔埽更多。

回风喧地籁,浓露洗天河。

怀楚思无极,长箫按九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夜晚的园林落叶飘摇,静寂中我独自承受这秋天的凄凉。
黄色的树叶不停地下落,青苔也因清扫而增多。
风吹过地面,发出嘈杂的声音,浓厚的露水仿佛洗净了天际的星河。
我怀揣着对楚地深深的思念,吹奏起长箫,弹奏起那古老的《九歌》。

注释

园林:指代庭院或自然景色。
摇落:落叶飘零。
静独:寂静孤独。
黄叶:秋天特有的落叶。
青苔:生长在阴暗潮湿处的绿色苔藓。
埽:清扫。
回风:旋风或回转的风。
喧:嘈杂。
地籁:自然界的声音。
天河:比喻星空。
怀楚思:怀念楚地的情感。
无极:无穷无尽。
长箫: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九歌:古代楚国的一组歌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园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深秋之夜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园林摇落夜,静独奈秋何。" 这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氛围,园林中的树叶在秋风中摇曳,诗人独处其中,对于无法阻止的秋意感到无奈。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可能正面临着某种离别或失落。

"黄叶下不止,青苔埽更多。" 这两句继续描写秋天的景色,但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季节更迭和生命无常之感。黄叶纷飞,不断地下,而青苔却在这秋意中生长得更加繁多,这是自然界中生与死并存的象征。

"回风喧地籁,浓露洗天河。" 这两句通过对风和露水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秋意。夜晚的秋风在大地上呼啸而过,仿佛带有某种呜咽之声,而夜间的露水则如同清洗着天空的一条河流。

"怀楚思无极,长箫按九歌。"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对故人(或历史)的深切怀念没有尽头。他手持长箫,准备演奏那悲凉的九曲(古代传说中黄帝时期的神乐),以此来寄托他的思绪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园林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借助自然意象的抒情,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往昔的无限眷恋。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寄题如镜上人房

吴城久卜居,归梦只西湖。

花木四时有,尘埃一点无。

看经常戒酒,得句少催租。

尽日坐相对,壁间莲社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屠存博教授赴溧水任留饮寓舍

只隔山中一日程,书船暂泊溧阳城。

儒冠喜见贤翁季,道眼相看老弟兄。

酒量吞江凉更阔,蝉声送客晚争鸣。

青衫肯为琵琶湿,笑向天涯看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惊蛰日雷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授时历以丁未为一岁(其一)

仇山村叟始生辰,六帙平头又见春。

检历今年交一岁,乘槎有日到三神。

文章翰墨聊从好,富贵功名莫认真。

且醉市桥新熟酒,红梅花插白纶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