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灵皎师自信州归越以诗招之

天师苍翠横金锡,地藏清凉掩竹扉。

千里白云随野步,一湖明月上秋衣。

诗寻静语应无极,琴弄寒声转入微。

我亦孤山有泉石,肯来松下共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闻灵皎师自信州归越以诗招之》。诗中描绘了对禅师灵皎的想象和邀请,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首句“天师苍翠横金锡”描绘了灵皎师形象,宛如天仙般手持金色锡杖,身披翠色法衣,显得清雅脱俗。次句“地藏清凉掩竹扉”则写出灵皎师所居之地的宁静与清凉,竹门半掩,透出禅意。

“千里白云随野步,一湖明月上秋衣”两句通过写景,表达了对灵皎师闲逸生活的向往,想象他在秋日月下漫步,白云相伴,心境悠然。接着,“诗寻静语应无极,琴弄寒声转入微”描述了灵皎师的诗意生活,他的诗歌充满深邃的静思,琴音则在寒夜中渐行渐远,愈发显得幽深。

最后,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虽居孤山有泉石,却也愿意放下尘世机心,来到松下与灵皎师一同享受这份超然物外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林逋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闻越僧灵皎游天竺山因而有寄

天竺秋重入,招提隔翠林。

几回闻桂子,无复隔山阴。

峰晓云衣破,溪寒石色深。

扪萝诸胜概,孤病负同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夏日寺居和酬叶次公

午日猛如焚,清凉爱寺轩。

鹤毛横藓阵,蚁穴入莎根。

社信题茶角,楼衣笐酒痕。

中餐不劳问,笋菊净盘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夏日池上

莲香如绮细濛濛,翡翠窥鱼袅水荭。

卷箔未生单簟月,凭栏初过一襟风。

横攲片石安琴荐,独倚新篁看鹤笼。

沉李冻醪无寄与,可怜潇洒兴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夏日即事

石枕凉生菌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

粉竹亚梢垂宿露,翠荷差影聚游鱼。

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