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路

东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沈。

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

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东门外车马繁忙的路,这条路在人世的浮沉中延展。
如果太阳不落下,尘世的喧嚣似乎会更加深重。
历来追求名利的地方,都容易引发各种是是非非的念头。
因此,那青青的草地,每年都在汉水之南生生不息。

注释

东门:城市东面的城门,代指城郊交通要道。
车马:车辆与马匹,代表交通繁忙。
浮沈:比喻世间的变化无常,此处指道路随时代兴衰变化。
白日:白天,这里象征时间的流逝。
若不落:假如不结束,比喻假设情境。
红尘:尘世,繁华世界,常含世俗之意。
更深:更加深重,此处形容尘世的喧嚣与复杂。
从来:自古以来,一直。
名利地:指追逐名望和利益的地方或环境。
是非心:争执对错、得失的心思,指人的功利心态。
所以:因此,由于这个原因。
青青草:茂盛的绿草,象征自然界的生机与纯净。
汉阴:汉水之南,古代常以阴阳指方位,汉阴即汉水南岸,这里泛指远离尘嚣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城市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对东门车马路的描述,抒发了对名利场所的感慨和对自然界的向往。

"东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沈。" 这两句设定了场景,东门是古城中的一个重要地标,而车马路则象征着繁华与喧嚣。但“浮沈”一词却给人一种不稳固、虚幻之感,暗示诗人对这种喧闹生活的复杂情感。

"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时间流逝和世事纷扰的情景。“白日”指的是太阳,“不落”则隐含着时间停滞的意象,而“红尘”、“更深”则表明在这种静止中,世间的尘埃、烦恼反而变得更加深重。

"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 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即所有追求名利的地方都充满了是非争斗的心态,这种心态如同一片阴霾,笼罩着人们的心灵。

"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 最后两句转而向自然界寻求慰藉。“青青草”和“年年生”都是对大自然永恒生机的赞美,而“汉阴”则可能指的是历史的沉重或是自然景观中的阴凉之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纷争、回归自然本真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城市生活和自然界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收录诗词(49)

于武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 籍贯:会昌时

相关古诗词

早春山行

江草暖初绿,雁行皆北飞。

异乡那久客,野鸟尚思归。

十载过如梦,素心应已违。

行行家渐远,更苦得书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江楼春望

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

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

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

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西归

不系与舟闲,悠悠吴楚间。

羞将新白发,却到旧青山。

一叶忽离树,几人同入关。

长安家尚在,秋至又西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访道者不遇

人间惟此路,长得绿苔衣。

及户无行迹,游方应未归。

平生无限事,到此尽知非。

独倚松门久,阴云昏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