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侍御充南诏判官

西去安夷落,乘轺从节行。

彤庭传圣旨,异城化戎情。

瘴路穷巴徼,蛮川过峤城。

地偏风自杂,天漏月稀明。

危栈连空动,长江到底清。

笑宜防狒狒,言好听猩猩。

抚论如敦行,归情自合盟。

回期佩印绶,何更见新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向西前往平定夷落,乘坐官车随使团前行。
宫廷中传达皇帝的旨意,偏远之地也受到教化,戎狄之情得以转化。
穿越瘴疠密布的巴蜀边陲小道,越过峻岭溪流到达峤城。
地处偏远,风土人情混杂;天象异常,月亮也难得明亮。
高悬的栈道在空中摇晃,而长江之水却清澈到底。
笑的时候要提防狒狒,说话好听是因为有猩猩在听。
讨论政事如同敦促实行,回归的意愿自然促成联盟。
归来时将佩戴官印,何须再见证新的一年到来。

注释

西去:向西行进。
安夷落:指平定边远地区的部落。
乘轺:乘坐轻便的马车,这里指官车。
节行:使臣出行,持节以示身份。
彤庭:皇宫,因宫殿多用红色装饰。
圣旨: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化戎情:使戎狄民族的情性得到教化。
瘴路:充满瘴气的道路,通常指南方潮湿炎热地区的险恶道路。
巴徼:巴蜀的边疆地带。
蛮川:蛮荒之地的河流。
峤城:泛指险峻的山城。
地偏:地理位置偏远。
风自杂:风俗习惯混杂。
天漏:形容天气多雨,比喻天象不正常。
月稀明:月亮很少明亮照耀。
危栈:高而危险的栈道。
连空动:栈道仿佛与天空相连,随风摇动。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到底清:直到尽头都清澈见底。
笑宜防:笑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防范。
狒狒:一种大型猴类,这里可能象征当地野兽或潜在的危险。
言好听:说的话听起来悦耳。
猩猩:灵长目动物,这里可能比喻当地人或某种特定的听众。
抚论:讨论、处理政事。
如敦行:如同敦促实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归情:回归的意愿或情感。
合盟:达成联盟或和解。
回期:归来的时间。
佩印绶:佩戴官印,象征官职和荣誉。
何更:何必再。
新正:新的一年的正月,这里指新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西行至安夷落的过程,通过对自然风光和异域风情的描述,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景象和文化氛围。诗人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情感观察,捕捉到了使节行径中的种种奇遇与感慨。

"西去安夷落,乘轺从节行"一句,设定了整个行程的方向和背景。"彤庭传圣旨,异城化戎情"则透露出使者肩负着皇帝的命令,将文化和文明带到边疆地区,以此来维系和平。

接下来的几句,如"瘴路穷巴徼,蛮川过峤城。地偏风自杂,天漏月稀明",通过对荒凉道路、异域河川和不寻常的自然现象的描绘,勾勒出一幅边疆地区独有的景色与气氛。

"危栈连空动,长江到底清"表达了诗人对于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紧接着的"笑宜防狒狒,言好听猩猩"则是对异族风俗的一种幽默和同情的表述。

最后几句"抚论如敦行,归情自合盟。回期佩印绶,何更见新正",流露出诗人对于使命完成后的满足和期待,以及对未来新的开始所持有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风貌,同时也折射出诗人作为使者的自我认同和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55)

许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 字:文化

相关古诗词

留别故人

殊立本不偶,非唯今所难。

无门闲共老,尽日泣相看。

鸟畏闻鶗鴂,花惭背牡丹。

何人知此计,复议出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金山寺

四面波涛匝,中楼日月邻。

上穷如出世,下瞷忽惊神。

刹碍长空鸟,船通外国人。

房房皆叠石,风扫永无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忆江南

南楚西秦远,名迟别岁深。

欲归难遂去,闲忆自成吟。

雷电闲倾雨,猿猱斗堕林。

眠云机尚在,未忍负初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晓嶂猿开户,寒湫鹿舐冰。

当空吟待月,到晚坐看山。

一年三领郡,领郡管仙山。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