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早晚飞来入锦城,谁人教解百般鸣。
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和武相公早春闻莺》。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情感和生动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早晚飞来入锦城,谁人教解百般鸣。”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莺鸟在春天的早晚时分纷纷飞入繁华的城市之中,其鸣叫声各具特色,但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个人教授它们这样多样的鸣叫。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灵智能的赞赏,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即希望自己的文学作品能像莺鸟的鸣叫一样,各具特色,充满变化。
“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 这两句则描绘了春天景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红色的花树,让人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春意盎然。最后一句中的“妒歌”指的是美妙动听的歌曲,“童作艳声”则形容声音清脆而又充满活力,整体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命活力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其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窜逐三年海上归,逢公复此著征衣。
旋吟佳句还鞭马,恨不身先去鸟飞。
山公自是林园主,叹惜前贤造作时。
岩洞幽深门尽锁,不因丞相几人知。
旗穿晓日云霞杂,山倚秋空剑戟明。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
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
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