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京华

岧峣天府两金汤,妖气苍茫白日荒。

玉减香消虚少嫔,花残歌散冷朝阳。

铜驼北望沉荆棘,铁骑南侵满战场。

回首可怜关塞月,捣衣砧上为谁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忆京华》,是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京城往昔繁华景象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岧峣天府两金汤,妖气苍茫白日荒。”以“岧峣”形容山峰高耸,象征着京城的雄伟;“两金汤”可能指代皇宫或皇城,这里用以象征京城的辉煌。然而,“妖气苍茫白日荒”一句,通过“妖气”和“白日荒”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京城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一片荒凉。

颔联“玉减香消虚少嫔,花残歌散冷朝阳。”进一步描绘了京城的衰败景象。玉减香消,宫殿中的珍宝和香气都已消失,宫殿中少了嫔妃的欢声笑语,只剩下冷清的朝阳。这句诗通过“玉减香消”、“花残歌散”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京城由盛转衰的过程。

颈联“铜驼北望沉荆棘,铁骑南侵满战场。”铜驼,古代铜制的骆驼,常用来比喻京城的废墟。诗人站在废墟之上,向北望去,只见荆棘丛生,一片荒芜;向南则可见铁骑南侵,战场上满是战争的痕迹。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北方的荒凉与南方的战乱,表达了对京城现状的深切忧虑。

尾联“回首可怜关塞月,捣衣砧上为谁忙。”诗人回首望向京城的方向,只见月光下的关塞显得格外凄凉。捣衣砧上的忙碌,本是为了准备衣物,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显得无处安放,充满了无奈与哀愁。这一句诗通过捣衣砧的忙碌与京城的荒凉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京城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过往繁华的怀念。

综上所述,《忆京华》一诗通过对京城往昔繁华与当前衰败景象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京城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184)

张家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朝

忆昔京华玉署连,五更清佩入朝天。

阗阗丝管华灯下,济济夔龙彩仗前。

虎帐罢收宫漏箭,螭阶初袅御炉烟。

只今羊犬纵横处,谁挽天河洗秽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感愤

积弊和戎久已知,不图大木竟难支。

昆仑漫忆三通鼓,淝水难同一局棋。

今古无穷终是幻,死生有尽亦何悲。

夷齐去后无知己,欲上西山继采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榕溪晓发

风送牙樯复溯流,此身漂泊一虚舟。

虽无诸葛平蛮策,且作宗生破浪游。

死去不妨蝇作客,生还何必爵封侯。

年来怒发冲如戟,愤处犹堪刺虏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忆昔燕畿之变

首逆何人卖国先,遂令滋祸竟绵延。

内廷已失金吾守,外地宁誇铁瓮坚。

万井桑麻铺战垒,千家城郭静炊烟。

谁怜去国孤臣远,禾黍兴悲几涕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