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雨中感怀

回首郡城东,春残碧树中。

落花千点恨,疏雨一帘风。

白雪侵新鬓,归心逐断鸿。

茫茫事如此,何必怨途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回首望去,郡城的东边,春天已经快要过去,绿色的树木中透出凋零的气息。
飘落的花瓣带着千点哀愁,稀疏的雨滴在帘外随风摇曳。
白雪沾染了我新生的鬓发,思乡之情如同离群的大雁般追寻着归途。
世事茫茫,如今境况如此,又何必去埋怨人生的困厄与尽头呢。

注释

回首:回头看。
郡城:古代行政区划单位,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春残:春天即将结束。
碧树:青翠的树木。
落花:凋谢的花朵。
恨:哀愁,遗憾。
疏雨:稀疏的雨点。
一帘风:透过帘子的风。
白雪:白色的雪花。
新鬓:新长出的鬓发。
断鸿:失群的孤雁。
茫茫:广阔无垠,形容世事纷繁或迷茫。
事如此: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
何必:何必,何须。
怨途穷:抱怨人生路途的艰难困苦。

鉴赏

这首宋诗《暮春雨中感怀》是释斯植的作品,诗人以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内心的情感。首句“回首郡城东”描绘了诗人回望郡城东部的情景,暗示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接下来的“春残碧树中”进一步渲染了暮春时节的凄凉,绿树在落花和疏雨中显得更加孤独。

“落花千点恨”借落花寓意生命的短暂和无奈,诗人借此抒发了淡淡的哀愁。“疏雨一帘风”则通过描绘窗外的风雨,增添了环境的冷清,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诗人感叹“白雪侵新鬓”,暗示岁月无情,白发悄然爬上双鬓,流露出时光流逝的感慨。

“归心逐断鸿”借用大雁南飞的形象,表达出诗人渴望归乡的心愿,但又如同断鸿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最后,“茫茫事如此,何必怨途穷”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认为人生路途坎坷,不必过于执着于眼前的困境,展现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淡然与坚韧。

收录诗词(146)

释斯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暮春感怀呈勿斋提举

浮世事非真,吟多白发新。

身居京寺久,梦到石桥频。

日落烟生树,花残草自春。

坐看今夜月,应与旧房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韬光庵

石涧长松行十里,杖藜从此得迟留。

青霄望去山河远,白水看来日月流。

老树叶残霜鬼哭,断崖云冷洞猿愁。

韬光名在身何在,今古茫茫几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天竺岩栖山房

一室寄云隈,凭栏日几回。

无风山自雨,有主燕还来。

野径通樵远,岩花向晚开。

旧时题数壁,今已半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彭泽后人吟楼

结屋在云端,悠然趣自安。

江山随望远,星月近人寒。

剑气当空正,诗情对酒宽。

往来庭畔叟,只作晋时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