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书怀二首(其二)

闲居习疏懒,岁月渐成癖。

心幽远世虑,地偏少人迹。

是时春向暮,芳草萋更碧。

鸟啼檐间树,花落溪上石。

悠悠发长吟,命酒聊自适。

人生任天性,焉能为形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暮春书怀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一种淡泊与宁静。首句“闲居习疏懒”,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习惯和对繁琐事务的疏离,显示出他的心境淡然。接着,“岁月渐成癖”则暗示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他难以割舍的生活方式。

“心幽远世虑,地偏少人迹”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静,远离尘世纷扰,让诗人心灵得以净化,思考更加深沉。春天即将过去,“春向暮”三字透露出淡淡的感伤,但“芳草萋更碧”又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鸟啼檐间树,花落溪上石”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借景抒情,寓情于物。最后两句“悠悠发长吟,命酒聊自适”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以饮酒赋诗来排遣内心的情感,体现出他顺应天性的洒脱态度。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为主,展现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恬淡与超脱,以及对自由自在人生的向往,体现了明代士人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483)

李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菜圃为邻畜残而作

孟尝久不作,吾徒食无鱼。

长斋坐清昼,赖此田中蔬。

仆夫勤灌溉,引水通沟渠。

青青日已长,尽是辛苦馀。

封豕从何来,荐食良可吁。

一残枝蔓伤,再则根祗除。

遂令苍翠场,转盼成空虚。

嗟我在羁旅,草野聊暂居。

惜无樊篱固,怅望徒踟躇。

踟躇将奈何,屏弃犁与锄。

学圃圣所鄙,且读窗下书。

形式: 古风

摘豆示辕

山居既幽寂,何以娱清昼。

呼儿启柴扉,共摘园中豆。

缤纷渐盈把,微雨湿衣袖。

追思菽水奉,岁月不可又。

虽无然萁戒,兄弟缺相觏。

乾坤浩茫茫,我独守孤陋。

生涯固云好,终焉怀其旧。

感此成新诗,歌之令人瘦。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登中台山

似闻中台山,上有招提境。

兴来每欲往,俗事不可屏。

今晨登长涂,老步困驰骋。

因之事幽讨,蜡屐聊为整。

崎岖路百折,拄杖穿细岭。

飕飕风乍响,惨惨日将暝。

扶持赖门生,乃始登绝顶。

其居若平地,云生动成景。

山僧倒屣迎,汲泉为烹茗。

共谈出世法,坐对白月影。

朗观心地初,炉薰夜方永。

不待闻晨钟,冷然发深省。

形式: 古风

发双溪

峨峨金华城,行李何淹留。

闰十月初吉,始能具扁舟。

辉辉晴旭升,莽莽寒烟收。

篙师戒晨发,浩啸当中流。

握手谢送者,此行实夷犹。

昔为山林居,今作江海游。

抚心愧麋鹿,放迹同凫鸥。

丈夫既许国,生理焉得谋。

功成才拂衣,庶以追前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