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翠山(其二)

暖风依日佐山行,几许春随屐齿生。

溪舞绿云苔出没,田翻翠浪麦斜横。

闲中适意荣三事,岁晚无年式耦耕。

一静可能销幻药,剩开胸次着峥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暖风伴随阳光照亮山路,春天的气息随着木屐声生长。
溪水如绿色云雾时隐时现,田野上麦浪翻滚,一片翠色横陈。
在闲暇中享受农事的乐趣,虽已年迈仍像年轻时一样耕作。
宁静之中能消解幻觉般的忧虑,内心深处留下壮志豪情。

注释

暖风:温暖的春风。
依日:伴随着阳光。
佐山行:照亮山路前行。
几许:多少。
春随屐齿生:春天的气息随着木屐声显现。
溪舞:溪水波动。
绿云苔:绿色的苔藓。
出没:时隐时现。
田翻:田野翻动。
翠浪:翠绿色的麦浪。
麦斜横:麦穗横陈。
闲中适意:在闲暇中感到满足。
荣三事:享受农事的快乐。
岁晚:年老之时。
式耦耕:像年轻时一样耕作。
一静:一旦宁静。
销幻药:消除幻觉般的忧虑。
剩开:剩下。
胸次:内心深处。
峥嵘:壮志豪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行的惬意景象。首句“暖风依日佐山行”,写春风和煦,伴随着阳光,使得山路行走更加舒适。第二句“几许春随屐齿生”,进一步强调春意盎然,仿佛春色随着脚步的移动而增长。

第三句“溪舞绿云苔出没”,运用拟人手法,将溪水比喻为舞动的绿色云彩,形象地描绘了溪流边青苔的生机与动态。第四句“田翻翠浪麦斜横”,则展示了田野间麦浪翻滚的壮观画面,犹如翠绿的波涛横亘在地平线上。

诗人身处闲暇之中,感到心满意足,享受着农事带来的乐趣,即使到了晚年,也愿意像古人耦耕那样,与自然和谐共处。“岁晚无年式耦耕”表达了这种心境。尾联“一静可能销幻药,剩开胸次着峥嵘”,诗人认为宁静能够消解心中的幻象,让心灵保持清明,从而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宋代理学家郑清之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庵前徐步

小桥衔石路,安步水之湄。

浪盖菰蒲伏,寒禁笋蕨痴。

蜂房深户牖,燕垒渐涂茨。

过眼春馀几,延缘归思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旌德观(其二)

绿蓑青笠惯菰蒲,错认东湖处士居。

舟尾笑迎车后客,渡头催买网中鱼。

水程趣戍半规日,山意论交千卷书。

归去重楼试凝望,恍曾云气矗凌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旌德观(其一)

瀛丈移从弱水间,君恩泮奂得跻攀。

茗香壶酒成三事,巾褐枝筇佔独班。

境胜亦能充道胜,官闲何似在家闲。

玄都犹有桃花在,更向西湖访好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晨兴散步(其二)

僧居西畔鹤居南,我向中边住此庵。

岁晚结交松莫逆,老来知味菜分甘。

禅心每日闲中得,世事新从梦里谙。

隐几空明香穗断,净揩双目对晴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