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笑他白足道人昙,准拟来同弥勒龛。
悬肘不须誇印大,折腰归去傲窗南。
久藏还喜有真一,就饮何妨说后三。
萍实拾来相对剖,味甜疑是蜜中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逢的作品《和斗斋》。诗人以调侃的口吻,描绘了一位自诩为"白足道人"的僧人,他的行为举止被诗人视为虚夸。"昙"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短暂或炫耀,而"弥勒龛"则象征着宽宏大度的佛像位置。诗人指出,这位僧人不必过分强调臂力或技巧(如"悬肘"和"印大"),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谦逊与超脱,"折腰归去傲窗南"表达了对这种境界的赞赏。
诗人进一步表示,对于长久以来珍藏的真理,他感到欣喜,即使在饮酒时也能坦然谈论深奥的佛法。"后三"可能是佛教中的某个教义或阶段,诗人并不避讳在世俗生活中分享这些智慧。最后,诗人以"萍实"作比,寓意禅意的果实,虽然朴素,但其内在的甜美如同蜜糖一般,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修行者的观察和评价,以及对佛法真谛的理解,体现了宋代理性与禅意交融的诗风。
不详
至今修竹下,陈迹忆山阴。
去去人如水,行行杖挂金。
柳丝偏惹恨,禽语更关心。
对景愁千斛,无言酒懒斟。
邂逅那堪皆我辈,一觞一咏觉情深。
浮荣槐枕半炊梦,清兴竹林千古心。
风涨晴空飞絮急,雨滋冷砌任苔侵。
池亭小立便幽寂,时听清泉戛玉音。
溪摇日色远生光,飞絮随风上下狂。
缬间群花连野发,锦添稚笋满林香。
斜阳落尽千山晚,带月归来一苇航。
老矣追欢非我事,效颦子美访黄娘。
少年奋笔若挥戈,兵甲胸中数万罗。
一片忠肝明贯日,十分辩口势悬河。
肯同郭璞递投策,莫学楚舆狂作歌。
四海苍生望霖雨,看看离毕致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