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簿领久沉迷,谁能不忍欺。
我来惭此石,拈出问吾师。
这首诗名为《惺惺石》,是宋代诗人洪适所作。通过“簿领久沉迷,谁能不忍欺”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繁杂事务的厌倦与无奈,以及在面对不公时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接下来,“我来惭此石,拈出问吾师”则展现了诗人寻求内心平静与道德指引的愿望,将一块石头视为反省与思考的对象,向智者(吾师)寻求解答。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通过寓言式的描述,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官场黑暗的批判,以及对自我道德坚守的坚持。
不详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石罅来泉滴,松风杂涧声。
天明有公事,还忆此时清。
闻道飞来石,当年却畔亡。
烟杉行客路,风竹护禅房。
有酒对玉麈,无诗夸锦囊。
尘缨自羁束,真赏负山光。
主人知我乐郊居,药圃嘉招走尺书。
笑语池边欣促席,醉归林下却肩舆。
正闻雁过猿啼后,更是风清月白初。
见说长安消息近,却须高兴谢鲈鱼。
远意閟千云,亭幽不受尘。
来为池上客,本是社中人。
影密龟鱼荫,花开鸥鹭驯。
买山如遂志,应许卜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