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詹事垂访

鸟外孤峰未得归,人间触类是无机。

方悲鹿轸栖江寺,忽讶轺车降竹扉。

王泽乍闻谭涣汗,国风那得话玄微。

应惊老病炎天里,枯骨肩横一衲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鸟群之外的孤独山峰尚未归途,世间万物看似都缺乏生机。
正哀伤着鹿群在江边寺庙停留,忽然惊讶华贵车辆降临竹门。
刚听到帝王恩泽广泛传播的谈论,哪有机会在国风中探讨深奥哲理。
应该会对这老病之躯在酷暑中的状态感到惊奇,瘦弱如枯骨,仅披一件僧衣。

注释

鸟外:指超出一般视野的高远之处,这里指孤峰。
孤峰:单独耸立的山峰,比喻远离尘嚣。
人间:世界上,人类社会。
触类:接触到的事物,泛指一切。
无机:没有生机,缺乏活力。
方悲:正在悲伤。
鹿轸:鹿群,这里可能象征着自然和谐或避世。
栖:停留,居住。
江寺:位于江边的寺庙。
忽讶:忽然惊讶。
轺车:古代轻便的马车,多为官员乘坐,这里指显贵来访。
竹扉:竹子做的门,代指简陋的居所。
王泽:帝王的恩泽。
乍闻:刚刚听说。
谭涣汗:广泛传播的谈论,比喻帝王的教化广布。
国风:《诗经》的一部分,代指高雅的文学或风气。
那得:哪里能够。
话玄微:讨论深奥微妙的道理。
应惊:应该会感到惊奇。
老病:年老且多病。
炎天:炎热的夏天。
枯骨:形容身体极为消瘦,如同干枯的骨头。
肩横一衲衣:只穿着一件僧衣,形容生活清贫简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状态。"鸟外孤峰未得归",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无法返回的孤独感受;"人间触类是无机"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事的淡漠与疏离。在下一句中,"方悲鹿轸栖江寺"中的“鹿轸”指的是古代用来装饰佛像前的小鹿形状的香炉,这里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宗教情怀,而“栖江寺”则是诗人心向往之处,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紧接着,“忽讶轺车降竹扉”中的“轺车”指的是古代官员乘坐的小车,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意外的、官方的召唤或是变故,使得诗人不得不打破原有的宁静生活。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王泽乍闻谭涣汗,国风那得话玄微”中“王泽”可能指的是官府之地,而“谭涣汗”则是对高温天气的形容。诗人感叹于炎热的夏日,无法畅谈国家大事或深奥的哲理。最后,“应惊老病炎天里,枯骨肩横一衲衣”中,诗人表达了对于年迈多病、在酷暑之中依然承受重负(“枯骨肩横一衲衣”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老者肩扛重担的艰辛)的同情与惊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遭遇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力感以及对于超脱世俗的向往。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谢主人石笋

西园罢宴游,东阁念林丘。

特减花边峭,来添竹里幽。

忆过阳朔见,曾记大湖求。

从此频吟绕,归山意亦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谢兴公上人寄山水簇子

半幅古潺颜,看来心意闲。

何须寻鸟道,即此出人间。

巘暮疑啼狖,松深认掩关。

知君远相惠,免我忆归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谢孙郎中寄示

一念禅馀味国风,早因持论偶名公。

久伤琴丧人亡后,忽有云和雪唱同。

绳琢静闻罤象外,是非闲见寂寥中。

时来日往缘真趣,不觉秋江度塞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谢西川可准上人远寄诗集

匡社经行外,沃洲禅宴馀。

吾师还继此,后辈复何如。

江上传风雅,静中时卷舒。

堪随乐天集,共伴白芙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