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翁信及第归江东旧隐

南行无俗侣,秋雁与寒云。

野趣自多惬,名香日总闻。

吴山中路断,浙水半江分。

此地登临惯,含情一送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向南的旅程没有世俗的朋友相伴,只有秋雁和寒冷的云朵作伴。
野外的乐趣自在且令人满足,每天都能闻到芬芳的名贵香气。
山路在吴地中断,浙江的江水只有一半流淌。
我在这里常常登高望远,此刻深情地目送你离去。

注释

南行:向南的旅程。
俗侣:世俗的朋友。
秋雁:秋天的大雁。
寒云:寒冷的云朵。
野趣:野外的乐趣。
自多惬:自在且令人满足。
名香:名贵香气。
吴山:吴地的山。
中路断:山路中断。
浙水:浙江的江水。
半江分:只有一半流淌。
登临:登高望远。
含情:满怀深情。
一送君:深情地目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名为《送王 翁 信 及 第 归 江 东 旧 隐》。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南行无俗侣,秋雁与寒云。"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天景象,诗人孤独地向南方进发,没有旅伴,只有秋天的雁鸿和寒冷的云朵作陪。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悲凉。

"野趣自多惬,名香日总闻。"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表明他对于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以及他对远方友人所留下的美好回忆。这“名香”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花香或者是朋友留给他的礼物,它日复一日地提醒着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吴山中路断,浙水半江分。" 这两句描写了景物之美,也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绝和分别。这里的“吴山”和“浙水”是地理上的实指,但更深层次上,它们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隔离。

"此地登临惯,含情一送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送别之处的熟悉和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他习惯了在这里登高望远,每一次都是满怀情意地为友人送行。

整首诗通过生动鲜活的自然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深远而又细腻的情感氛围。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送车参军江陵

槐花落尽柳阴清,萧索凉天楚客情。

海上旧山无的信,东门归路不堪行。

身随幻境劳多事,迹学禅心厌有名。

公子道存知不弃,欲依刘表住南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东阳顾明府罢归

祖帐临鲛室,黎人拥鹢舟。

坐蓝高士去,继组鄙夫留。

白日落寒水,青枫绕曲洲。

相看作离别,一倍不禁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别钱起

阳关多古调,无奈醉中闻。

归梦吴山远,离情楚水分。

孤舟经暮雨,征路入秋云。

后夜同明月,山窗定忆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张南史

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

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

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

最怜知己在,林下访闲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