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士

容仪脩饰色通明,出处曾占既济亨。

玉乳先春资吐纳,真铅伏火抱澄泓。

襟怀倾倒卢仝碗,风韵和鸣子晋笙。

若遇提撕从鼎鼐,也输涓滴润苍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清士》由明代诗人杨守阯所作,描绘了一位外表端庄、内心高洁的君子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隐喻,展现了清士的内在品质与外在风貌。

首句“容仪脩饰色通明”,以“修饰”形容清士的仪表整洁,而“色通明”则暗示其内心光明磊落,内外如一。接着,“出处曾占既济亨”一句,通过“既济亨”这一卦名,寓意清士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平和与从容,体现了其处世哲学的深邃与智慧。

“玉乳先春资吐纳,真铅伏火抱澄泓”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来比喻清士的修为与境界。玉乳象征着清纯与滋养,先春则暗示着超前的智慧与敏锐的洞察力;“真铅伏火”与“抱澄泓”则分别借用了道教炼丹术中的术语,表达了清士内心的纯净与对真理的追求。

“襟怀倾倒卢仝碗,风韵和鸣子晋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清士的风度与气质。卢仝碗与子晋笙,分别代表了古代文人雅士的饮茶与吹笙之乐,这里用来形容清士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还拥有高雅的艺术品味。

最后,“若遇提撕从鼎鼐,也输涓滴润苍生”两句,表达了清士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以其微小的力量,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这里的“提撕”指指点、教诲,而“鼎鼐”则是烹饪器具,象征着日常生活中的责任与贡献。“涓滴”则比喻清士虽小却能滋润万物,体现出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士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与深远的道德影响力,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88)

杨守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儒

自少相从安乐窝,冬无炉火奈伊何。

能将蟹眼汤吞尽,不怕龙须席冷多。

身在提撕明似拭,口当输写气犹和。

寒宵得汝常安寝,一任人嘲春梦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范吉太守

宣城太守出风尘,尽道玄晖有后身。

紫禁莺花闻奏语,黄童竹马待回轮。

相逢尽话沧洲趣,乐事犹怀泗水春。

重念河汾六经在,薛收曾是受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与杨廷俊同斋

同官同姓又同阶,同作宫寮共宿斋。

四壁寒声风刮户,一帘清影月侵阶。

奚童秉炬烧香篆,侍史收衣护祭牌。

坐久话阑心似水,尘氛无路入襟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长至日界首阻风

云帆遥逐雁南征,屈指三旬计客程。

路入淮扬两州界,时逢天地一阳生。

石尤风气连云黑,甓社湖光入夜明。

还忆往年当此日,满襟风雪上陵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