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处处春云色,相逢上翠微。
枌榆向人发,鸿雁背天飞。
列骑松为盖,群峰雾作衣。
岁华空浩荡,难问故山薇。
这首诗描绘了山陵道中的春日景色,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深沉的哲思。
首句“处处春云色”,以“春云色”点出季节与氛围,暗示春天的生机与温柔。接着“相逢上翠微”,将视线引向高处,翠微山色与春云交织,构成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
“枌榆向人发,鸿雁背天飞。”枌榆树在春风中绽放,仿佛在向行人展示着生命的活力;而鸿雁则逆着天空飞翔,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壮阔与自由。
“列骑松为盖,群峰雾作衣。”松树如同天然的遮阳伞,排列在道路两旁,而群山则被轻雾环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感。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山林间的静谧与和谐。
“岁华空浩荡,难问故山薇。”岁月悠长,时光流逝,面对这无尽的山川,诗人不禁感慨万千,难以寻觅那熟悉的山中薇草。这句话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陵道中春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吾爱天门近,何妨日驭斜。
愁边归燕子,忧外避龙蛇。
不辨层崖树,难逢三月花。
向来胡骑入,满路散悲笳。
路迷人屡问,路险骑常停。
折柳新能绿,看山近失青。
峰高天兀兀,泉细日泠泠。
何处无春色,吾今爱地灵。
马迟榆柳径,人指鹭鹓班。
群帝留弓剑,千官肃佩环。
风云回紫塞,日月满青山。
王气中天在,朝朝护汉关。
频来春骑远,最苦夜杯传。
深语江河在,雄心日月前。
千秋难自定,万事竟谁先。
岂作巴渝客,常骄白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