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赋梅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翻译

浓霜浸透了窗间的帷幕。现在正是云轻月冷,层冰未消的时候。梅花临水照镜。有人想涂抹胭脂,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在朦胧的月色笼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洁清瘦的本色。想像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寂寞。故乡在哪里?雪后的园林,水边的楼阁。虽然有瑶池以前的约定,但托谁捎去书信?粉蝶只懂得亲近桃柳,梅花开满了南枝却没有发现。只留下梅花在黄昏中,独自冷落伤感。

注释

雁霜:冬末春初月夜景象,言征雁黄昏穿云破雾而行。
雁霜:浓霜,严霜,雁,候鸟。
春天北翔,秋季南飞,万里长行,所以又称为征雁。
嫩冰:薄冰。
溪奁:以溪水为镜。
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梅花临水照镜,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
言征雁临溪照影。
照:照镜。
梳掠:梳妆打扮。
艳妆:美丽的妆扮。
玉肌:谓月下寒梅如笼纱佳人依然玉洁清瘦本色。
更重重:写梅花瓣。
龙绡:即鲛绡,传说里海中鲛人所织的一种细洁名贵的纱。
倚东风: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嫣然:美丽貌。
转盼:眼波流转。
羞落:因羞惭而自落。
转盼:转眼。
言梅超凡脱俗,百花自叹不如。
万花:同百花,万,虚数,言其多而
寂寞:故乡何在,雪园水阁,梅花深感寂寞。
家山:家乡。
言有归隐之心。
瑶池,传说为西王母居处。
鳞鸿:鱼雁。
古诗词常以鱼雁代指书信。
雁,典出与《汉书苏武传》。
仗:依仗。
只解:只知,只会。
开遍南枝:指梅。
但伤心:梅花于黄昏画角中,自伤冷落,无奈发出哀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瑞鹤仙·赋梅》,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和对故国的深深怀念。"雁霜寒透幕"一句,以雁阵和霜降的景象烘托出梅花开放的环境之冷,暗示了梅花坚韧不屈的精神。接下来的"溪奁照梳掠",通过比喻,写梅花如佳人对镜自照,妆扮得娇艳欲滴,却难以模仿其清雅之美。

"玉肌瘦弱"进一步刻画梅花的清瘦形象,"龙绡衬著"则以珍贵的丝绸来形容梅花的娇嫩。"倚东风,一笑嫣然",描绘了梅花在春风中微笑的神态,令百花失色。词人借梅花寄托自己的孤独与怀旧之情,"寂寞。家山何在"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下片转向对园林雪景的描绘,以及对往昔瑶池之约的追忆,暗示了词人的失落与期盼。"鳞鸿更仗谁托"流露出词人无法传递心声的无奈。最后,"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与梅花的孤芳自赏形成对比,而"冷落黄昏,数声画角"则以凄凉的号角声收束,强化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整体上,这首词以梅寓人,寄寓了词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故国的眷恋。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南剑双溪楼

片帆何太急。望一点须臾,去天咫尺。舟人好看客。

似三峡风涛,嵯峨剑戟。溪南溪北。

正遐想、幽人泉石。

看渔樵、指点危楼,却羡舞筵歌席。叹息。

山林钟鼎,意倦情迁,本无欣戚。转头陈迹。

飞鸟外,晚烟碧。

问谁怜旧日,南楼老子,最爱月明吹笛。

到而今、扑面黄尘,欲归未得。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瑞鹤仙.上洪倅寿

黄金堆到斗。怎得似、长年画堂劝酒。蛾眉最明秀。

向水沈烟里,两行红袖。笙歌撋就。

争说道、明年时候。

被姮娥、做了殷勤,仙桂一枝入手。知否。

风流别驾,近日人呼,文章太守。天长地久。

岁岁上、乃翁寿。

记从来人道,相门出相,金印累累尽有。

但直须,周公拜前,鲁公拜后。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瑞鹧鸪(其二)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

声名少日畏人知。老去行藏与愿违。

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又寄当归。

何人可觅安心法,有客来观杜德机。

却笑使君那得似,清江万顷白鸥飞。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瑞鹧鸪(其三)

胶胶扰扰几时休。一出山来不自由。

秋水观中山月夜,停云堂下菊花秋。

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功名莫强求。

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

形式: 词牌: 瑞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