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守岩桂

桂华灿秋杪,造物气所钟。

清香遍十里,不与凡卉同。

使君雅好客,携酒临芳丛。

被花恼不彻,一笑高堂烘。

花本生月窟,何事来樊笼。

疑是姮娥懒,睡起鬓蓬松。

一枝欲斜插,误落秋山中。

要须排日赏,拚取百尊空。

莫待花零落,惆怅随西风。

形式: 古风

翻译

桂花在秋末盛开,似乎是大自然赋予的独特恩典。
它的香气弥漫十里,不同于寻常花草的芬芳。
地方长官喜好宾客,带着美酒来到花丛中。
被花香包围,他无法忘怀,开怀大笑照亮了高堂。
花本应生长在月亮的洞穴,为何却落入人间的牢笼。
仿佛嫦娥偷懒,醒来后头发散乱。
他想随意折一枝花,却不慎落在了秋山之中。
他计划每天都来欣赏,不惜一整天的美酒空杯。
不要等到花儿凋谢,才惋惜地随风飘零。

注释

桂华:桂花。
秋杪:秋末。
造物:大自然。
清香:香气。
凡卉:寻常花草。
使君:地方长官。
雅好:喜好。
临:来到。
芳丛:花丛。
被花恼:被花香吸引。
烘:照亮。
月窟:月亮的洞穴。
樊笼:人间的牢笼。
姮娥:嫦娥。
鬓蓬松:头发散乱。
斜插:随意折。
秋山:秋日的山中。
排日赏:每天欣赏。
拚取:不惜。
零落:凋谢。
惆怅:惋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桂图景。开篇“桂华灿秋杪,造物气所钟”两句,诗人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了桂花在秋天独特的光彩和自然界中独有的珍贵。接着,“清香遍十里,不与凡卉同”强调了桂花清新的香气不仅弥漫十里,而且超越了普通草木,显现出桂花的高洁和卓尔不群。

在“使君雅好客,携酒临芳丛”中,诗人设想了一位有修养的官员(使君)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他带着美酒来到充满香气的桂树下。紧接着,“被花恼不彻,一笑高堂烘”描述了在这美丽环境中,即便是被花朵遮挡也感到愉悦,笑容中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高雅。

诗人随后描绘桂花“花本生月窟,何事来樊笼”似乎在质疑为什么这原本生长在仙境(月窟)的桂花会降临凡间。下句“疑是姮娥懒,睡起鬓蓬松”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中月宫的神女姮娥来形容桂花的美丽和不经意间散发出的清香。

在“一枝欲斜插,误落秋山中”中,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心之过,即便是一支桂花想要斜插在发髻中,也可能会不小心地失落在深秋的山野。紧接着,“要须排日赏,拚取百尊空”强调了珍惜时光,享受美好事物,不应虚度光阴。

最后,“莫待花零落,惆怅随西风”则警示着不要等到桂花凋谢时才去感伤,而应该在其盛开之时就去欣赏,避免留下无尽的遗憾和哀愁随着秋风飘散。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珍惜,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警示,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远的审美观。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许守松棚

插天修干已鳞皴,谁挽青枝架水滨。

却退炎威凉满座,都缘清荫布如云。

形式: 七言绝句

和许守喜雪

一夜飘琼屑,雕镌竟孰施。

主张归白帝,勾引自云师。

飞洒斜穿牖,连翩乱入池。

漫空疑柳絮,着树混梅枝。

月射光偏莹,风回势转危。

联华怜鹤发,耐冷羡冰肌。

万壑填将合,千林压欲垂。

拂檐轻似粉,绕砌白于脂。

公已齐高洁,吾方守钝迟。

共欣占嗣岁,仍喜没多歧。

政已腾民颂,忠宜结主知。

会看颁紫诏,早晚下丹墀。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和何倅游雁荡

何侯富词藻,能赋兼能诗。

百篇辈李白,十稔嗤左思。

搜奇抉灵怪,造化不能私。

每为山水游,锦囊随所之。

雁荡閟神秀,鬼物潜司巇。

开林发幽隐,肇自兴国时。

高岩耸崷崒,列岫森瑰奇。

龙湫神光异,龙鼻灵液滋。

天柱万仞立,冰帘千丈垂。

羡君沿檄来,暇日遂遍窥。

兴随佳处发,景与高情宜。

留步欣有得,过眼光如遗。

乘寒蹑危磴,跻险攀樛枝。

雅有许询兴,心形不知疲。

我渐动拘俗,薄宦方栖迟。

恨君为此行,不获相追随。

平生爱山心,自视如调饥。

寻幽傥有路,初不问险夷。

几欲老山间,便将云衲披。

顷幸官是邑,柴车日载驰。

列贤不暂舍,游燕必于斯。

每欲状奇怪,苦乏幼妇词。

千岩与万壑,胸中徒自知。

别来岁月久,况复逢艰危。

兹虽值平时,老大无所施。

今观君所赋,妙境俱在兹。

慨然想云壑,应不谓我欺。

会当寻旧游,重与同襟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李光祖(其三)

男子升沉自有时,莫轻感慨叹稽迟。

古来常患才难得,道在宁忧世不知。

会际亨嘉膺昼接,且将粗粝疗朝饥。

他年富贵君何虑,造物于人岂有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