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光祖(其三)

男子升沉自有时,莫轻感慨叹稽迟。

古来常患才难得,道在宁忧世不知。

会际亨嘉膺昼接,且将粗粝疗朝饥。

他年富贵君何虑,造物于人岂有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人的起落自有定数,不必轻易感叹命运多舛。
自古以来,常担忧人才难得,但只要坚守道义,何必忧虑世人不理解。
遇到好时机,白天也能接受重任,暂且用粗茶淡饭解决早上的饥饿。
将来你富贵了还担心什么呢?造物者对人,怎会存有偏私之心。

注释

男子:指男性。
升沉:人生的起伏。
自有时:自有其规律。
轻:轻易。
感慨:感慨叹息。
才难得:人才难得。
道:道德或原则。
宁:何必。
世不知:世人不理解。
会际:际遇。
亨嘉:好运。
膺昼接:白天承担重任。
粗粝:粗糙的食物。
疗朝饥:解决早上的饥饿。
他年:将来。
富贵:富裕显贵。
岂有私:怎会存有偏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升沉、才华难得以及对未来态度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着深远的哲理。

"男子升沉自有时,莫轻感慨叹稽迟。" 这两句勉励人们面对人生的起伏变化,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不必为暂时的不顺心境而过度哀伤或犹豫。

"古来常患才难得,道在宁忧世不知。" 这两句指出历史上往往担忧人才难以获得,真正的道理在于保持内心的平和,不为外界的喧嚣所扰。

"会际亨嘉膺昼接,且将粗粝疗朝饥。" 这两句则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描述了诗人面对困顿时期,仍旧保持乐观的心态,用简单的食物来充实日常。

最后两句 "他年富贵君何虑,造物于人岂有私。" 表达了一种宿命论或者天命观,即未来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由命运安排,不必过分忧虑,认为天地间的造化不会偏私。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心境,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未来保持乐观态度的积极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良老寄别韵

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

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

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

何时能见过,容我听潮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陈义卿秋香

小园无处着清香,谁剖枝头栗玉黄。

可恨楚人元未识,只知兰芷是孤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陈天予卜居二首(其二)

我亦初卜筑,止有湖与山。

一区未易就,首尾八九年。

种竹已成林,积水已成渊。

我始得栖息,守此桑麻田。

羡君治第敏,不出数月间。

落成写胸臆,遥寄到我前。

佳句粲珠玉,妙画梯云烟。

我见为君动,喜甚殆欲颠。

第恨隔山岳,无由相伴闲。

何时一会面,尊酒共陶然。

形式: 古风

和陈天予卜居二首(其一)

夫子有直气,声名重如山。

上书遭放逐,去国知几年。

伤弓念投林,失水思潜渊。

但期归里社,问舍仍求田。

迨兹是卜筑,占胜郊野间。

梅竹映左右,溪山绕后前。

且欣轮奂美,碧瓦生青烟。

莫叹经营苦,绿鬓成华颠。

君虽欲退处,天岂容久闲。

会起佐明主,四海俱晏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