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倅游雁荡

何侯富词藻,能赋兼能诗。

百篇辈李白,十稔嗤左思。

搜奇抉灵怪,造化不能私。

每为山水游,锦囊随所之。

雁荡閟神秀,鬼物潜司巇。

开林发幽隐,肇自兴国时。

高岩耸崷崒,列岫森瑰奇。

龙湫神光异,龙鼻灵液滋。

天柱万仞立,冰帘千丈垂。

羡君沿檄来,暇日遂遍窥。

兴随佳处发,景与高情宜。

留步欣有得,过眼光如遗。

乘寒蹑危磴,跻险攀樛枝。

雅有许询兴,心形不知疲。

我渐动拘俗,薄宦方栖迟。

恨君为此行,不获相追随。

平生爱山心,自视如调饥。

寻幽傥有路,初不问险夷。

几欲老山间,便将云衲披。

顷幸官是邑,柴车日载驰。

列贤不暂舍,游燕必于斯。

每欲状奇怪,苦乏幼妇词。

千岩与万壑,胸中徒自知。

别来岁月久,况复逢艰危。

兹虽值平时,老大无所施。

今观君所赋,妙境俱在兹。

慨然想云壑,应不谓我欺。

会当寻旧游,重与同襟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何倅游雁荡》。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景兼有感慨之情的山水诗。

开篇“何侯富词藻,能赋兼能诗”表明对何倅文学才能的赞美,他不仅善于作赋,还擅长诗歌创作。紧接着,“百篇辈李白,十稔嗤左思”则是将何倅与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南朝宋的左思相提并论,显示出对其文学造诣的高度评价。

接下来的“搜奇抉灵怪,造化不能私。每为山水游,锦囊随所之。”则描绘何倅寻幽探秘、创作不受束缚的情形,以及他在山水之间自由游历,用心记录所见的景象和感受。

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极富画面感,如“雁荡閟神秀,鬼物潜司巇。开林发幽隐,肇自兴国时。”等句,生动地描绘出雁荡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在其中探险的场景。

随后,“高岩耸崷崒,列岫森瑰奇。龙湫神光异,龙鼻灵液滋。”等句,更是以丰富的笔触勾勒出山水之美,以及诗人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

在接近尾声的地方,“我渐动拘俗,薄宦方栖迟。恨君为此行,不获相追随。”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与何倅一同旅行的遗憾之情,以及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不舍。

最后,“会当寻旧游,重与同襟期。”则是表达了诗人未来仍将追寻昔日的足迹,与朋友共同享受山水之美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何倅文学才能和探险精神的赞颂,以及对自然景物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合一的情怀。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李光祖(其三)

男子升沉自有时,莫轻感慨叹稽迟。

古来常患才难得,道在宁忧世不知。

会际亨嘉膺昼接,且将粗粝疗朝饥。

他年富贵君何虑,造物于人岂有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良老寄别韵

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

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

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

何时能见过,容我听潮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陈义卿秋香

小园无处着清香,谁剖枝头栗玉黄。

可恨楚人元未识,只知兰芷是孤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陈天予卜居二首(其二)

我亦初卜筑,止有湖与山。

一区未易就,首尾八九年。

种竹已成林,积水已成渊。

我始得栖息,守此桑麻田。

羡君治第敏,不出数月间。

落成写胸臆,遥寄到我前。

佳句粲珠玉,妙画梯云烟。

我见为君动,喜甚殆欲颠。

第恨隔山岳,无由相伴闲。

何时一会面,尊酒共陶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