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酬寄

新发烟霞咏,高人得以传。

吟销松际雨,冷咽石间泉。

大国兵戈日,故乡饥馑年。

相逢江海上,宁免一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新的诗篇赞美云霞,高雅之人得以流传。
吟诵声消散了松间的雨滴,冷冽的泉水在岩石间低语。
国家动荡之时,战火连天,故乡正遭受饥荒之苦。
在江海相遇,怎能不心生感慨,泪流满面。

注释

新发:新创作。
烟霞:美丽的云霞。
咏:歌颂。
高人:德高望重的人。
传:流传。
吟销:吟诵声消散。
松际:松树之间。
雨:雨水。
冷咽:低沉而微弱的声音。
石间泉:山石之间的泉水。
大国:强大的国家。
兵戈:战争。
日:时期。
故乡:家乡。
饥馑:饥荒。
相逢:相遇。
江海:江河与海洋。
宁:岂能。
潸然:流泪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名为《和友人酬寄》。从内容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新发烟霞咏,高人得以传。吟销松际雨,冷咽石间泉。"

开篇两句描绘了一幅高洁自立的山水画面。"新发烟霞咏"可能是指诗人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通过吟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而"高人得以传"则暗示了这位诗人或许是一位隐逸之士,其生活和思想超脱于世俗。接下来的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山间吟诵,声音穿越松林,甚至与石间的泉水交融,显示出诗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大国兵戈日,故乡饥馑年。"

这一句则转向了对国家动荡不安局势的担忧,以及由此带来的百姓疾苦。"大国兵戈日"形容的是战乱频仍的景象,而"故乡饥馑年"则是对家乡连年发生饥荒的哀叹,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和饥荒给人民带来的深切痛苦。

"相逢江海上,宁免一潸然。"

最后两句表达的是诗人与友人的偶遇,以及这种偶遇所激发的情感波动。在广阔的江海之上,诗人与朋友不期而遇,这种机缘让诗人感到珍贵和难得,故而产生了"宁免一潸然"的感慨,即便是短暂的相逢,也足以让人心存感激。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又不乏对时事的深刻反思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是一首融合了山水田园与社会现实的佳作。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奉和翁文尧十九员外中谢日蒙恩赐金紫之什

面蒙君赐自龙墀,谁是还乡一袭衣。

三品易悬鳞鬣赫,八丝展起綵章飞。

夐为胜事垂千古,题作新诗启七微。

严助买臣精魄在,定应羞著昔年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其一)文秀亭

乡名里号一朝新,乃觉台恩重万钧。

建水闽山无故事,长卿严助是前身。

清泉引入旁添润,嘉树移来别带春。

莫凭栏干剩留驻,内庭虚位待才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其二)光贤阁

虽言闽越系生贤,谁是还家宠自天。

山简愧兼诸郡命,郑玄惭秉六经权。

鸟行去没孤烟树,渔唱还从碧岛川。

休说迟回未能去,夜来新梦禁中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其三)昼锦堂

君王面赐紫还乡,金紫中推是甲裳。

华构便将垂美号,故山重更发清光。

水澄此日兰宫镜,树忆当年柏署霜。

珍重朱栏兼翠拱,来来皆自读书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