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落梅

缟月啼香,青禽警瘦,遗环与恨俱飘。

雪没鞋痕,何人为扫溪桥。

东风欲避层台远,禦风归、第一春销。

恼相思、枝北枝南,冷梦迢迢。

山空记得吟疏影,拾参差片脑,自裹冰绡。

湖水无声,流残旧怨新娇。

馀酸已在浓阴里,怕重屏、半萼难描。

更堪他、消息经年,雨暮烟朝。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落梅》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梅花凋零之景,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词中以“缟月啼香,青禽警瘦”开篇,以月光皎洁、鸟鸣清脆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遗环与恨俱飘”,借梅花凋零,暗示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雪覆鞋痕,无人清扫溪桥,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寥的情感。

“东风欲避层台远,御风归、第一春销。”春风不愿触碰高台,似乎在逃避什么,暗示着春天的消逝。接下来,“恼相思、枝北枝南,冷梦迢迢”,表达了对梅花凋零的深深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连绵不绝的梦境。

“山空记得吟疏影,拾参差片脑,自裹冰绡。”山林空旷,回忆起梅花的稀疏影子,拾起散落的花瓣,包裹在冰绡之中,既是对梅花的珍藏,也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湖水无声,流残旧怨新娇。”湖面平静,却承载着过往的忧伤和新的娇艳,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复杂。

“馀酸已在浓阴里,怕重屏、半萼难描。”残留的酸楚隐藏在浓密的树荫中,难以用言语描绘,表达了无法言说的哀愁。

最后,“更堪他、消息经年,雨暮烟朝。”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一年又一年的消息,只能在雨雾缭绕的清晨与黄昏中寻找,充满了无奈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梅花凋零的凄美画面,蕴含了深深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

自吹箫伴去,还再住、列仙儒。

想瑶草呼龙,梅花待鹤,诗鬓慵梳。

平生爱寻先隐,冷襟怀、要与俗人疏。

可惜风骚零落,而今才到清都。漫郎曾赋石鱼湖。

流水绕阶除。剩一片涓涓,断云新柳,照影荒渠。

宫奁已销馀艳,觅彩毫、何处写黄图。

说与游人记得,羽觞泛也应无。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点绛唇.次韵答紫山见寄

节近清明,一池春绿蛙催雨。

凭阑无绪,目送年芳去。拟剪湘天,不供笺愁句。

相思苦。花无重数。红认斜阳暮。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思佳客.柳

自琢新腔唱柳枝,段家桥外水仙祠。

丝轻最在无眠处,腰弱尤看不舞时。

莺一啭,笛孤吹。碧波澹澹影依依。

春风若为长条惜,应遣情人少别离。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少年游.春日访紫山同坐学士桥望湖

南屏新画,西泠小隐,动即到君家。

船载湖光,桥分野色,一鸟落云沙。

十年无限伤春意,说与小桃花。

结客金空,游仙枕在,风外祝苍华。

形式: 词牌: 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