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龚员外赴江州幕

烦君更上筑金台,世难民劳藉俊才。

自有声名驰羽檄,不妨谈笑奉尊罍。

元规楼迥清风满,匡俗山春画障开。

莫忘故人离别恨,海潮回处寄书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请你再建一座黄金台,世间纷扰需贤才解救。
你的名声如同飞箭传扬,谈笑间也能敬酒酬宾。
元规楼高风清,匡俗山春意盎然如画卷展开。
别忘了旧友离别的愁绪,当海潮回转时,请你寄信告知我你的消息。

注释

烦君:请求您。
更上:再次建造。
筑:建筑。
金台:黄金装饰的高台,象征招揽人才。
难:困难。
劳:劳累。
藉:依靠。
俊才:杰出的人才。
声名:名声。
驰:迅速传播。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这里比喻快速传递的信息。
不妨:无妨,不妨碍。
谈笑:轻松交谈。
尊罍:尊贵的酒杯,表示敬酒。
元规楼:元规,可能指某座楼或人物,这里代指高雅之地。
迥:高远。
清风满:清风四溢。
匡俗山:纠正风俗的山,可能象征高尚的环境。
画障:画卷般的景色。
莫忘:不要忘记。
故人:老朋友。
离别恨:离别的愁绪。
海潮回处:海潮退去的地方,暗示远方。
寄书来:寄信告知。

鉴赏

这首诗是徐铉在唐末宋初时期创作的,名为《送龚员外赴江州幕》。从艺术风格和用词来看,这首诗展现了古典文学中典型的送别主题,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与民众的关怀。

“烦君更上筑金台,世难民劳藉俊才。”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才能的高度评价和期望。诗人鼓励龚员外在仕途上继续进取,如同建造高台一般,而“世难”二字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国家急需有才能的人士出力挽狂澜。

“自有声名驰羽檄,不妨谈笑奉尊罍。”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从容不迫的优雅场景。诗人相信龚员外凭借其才华和声望,即便在远离京城的地方也能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款待。

“元规楼迥清风满,匡俗山春画障开。”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龚员外新环境的美好祝愿。元规楼作为高耸的建筑,可以俯瞰四周的风光,而“匡俗山”则是一处未经世事侵扰的清幽之地,春日开启画障,意味着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图景。

最后,“莫忘故人离别恨,海潮回处寄书来。”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尽管朋友即将远行,但诗人希望他不要忘记那些共同度过的时光,以及彼此之间的情谊。通过“海潮”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朋友离别的复杂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作,也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着诗人个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与期待。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送龚明府九江归宁

茂宰隳官去,扁舟著綵衣。

湓城春酒熟,匡阜野花稀。

解缆垂杨绿,开帆宿鹭飞。

一朝吾道泰,还逐落潮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彭秀才

贾生去国已三年,短褐闲行皖水边。

尽日野云生舍下,有时京信到门前。

无人与和投湘赋,愧子来浮访戴船。

满袖新诗好回去,莫随骚客醉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村舍雀二首(其二)

昏目还应虑夕晖,春暄且趁短垣飞。

无端一阵催花雨,湿透嘉宾褐色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酬李蘧门

子性极和缓,余怀多壮惫。

相约同远行,十日九睚眦。

吴舟六幅帆,其中小于芥。

瑟缩同眠食,讵敢共哕噫。

回望秣陵城,小李将军画。

因之诗思动,伸纸书倒薤。

竟忘局促苦,连宵意不败。

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愿得常携手,互作韦弦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