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家避地(其二)

生身恨晼晚,丧乱适吾遭。

百岁大槐过,三年空谷逃。

平羌无上策,医国付群豪。

年大伤蓬转,愁城破浊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遗憾自己生于晚世,动荡时局恰逢我遭逢。
百年生涯如过大槐树下,三年避乱在空谷中度过。
平定羌乱无良策,治国重任只能交付群英。
年华老大如同飘蓬,愁绪深重唯有浊酒浇愁。

注释

生身:出生。
恨晼晚:遗憾晚生。
丧乱:战乱。
适:恰好。
吾:我。
百岁:一生。
大槐:高大的槐树,比喻漫长岁月。
过:度过。
空谷:荒僻的山谷。
逃:逃避。
平羌:平定羌族的动乱。
无上策:没有最好的计策。
医国:治理国家。
群豪:众多英雄人物。
年大:年事已高。
伤蓬转:像蓬草随风飘转,形容漂泊不定。
愁城:愁绪深重如城。
破浊醪:用浊酒浇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立方的《携家避地(其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个人命运多舛的深深感慨。"生身恨晼晚",诗人感叹自己出生得太晚,未能早些遇到太平盛世;"丧乱适吾遭",则直接揭示了他所处的时代正值战乱频仍,不幸亲历。"百岁大槐过,三年空谷逃",以大槐树比喻人生短暂,三年间在荒僻之地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平羌无上策,医国付群豪",诗人意识到个人力量有限,解决国家弊病并非一己之力所能及,只能寄希望于英雄豪杰。"年大伤蓬转",形容自己像飘零的蓬草,随风流浪,无所依归。最后,"愁城破浊醪",以酒浇愁,表达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无奈与坚韧,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收录诗词(272)

葛立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自号懒真子。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 字:常之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64

相关古诗词

携家避地(其一)

菟裘真可老,飘寓失初心。

去去家山远,行行泽国深。

光阴三翼过,情绪二毛侵。

何日干戈定,鸥盟得再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新城道中

已去日边远,宜春程尚赊。

呼童秣征马,带月趁啼鸦。

桥断复揭水,路穷还渡沙。

谁能饰厨传,裹饭野人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蒙才孺伯惠诗颇及参问

鹤氅蒲团养粹和,冥心十地六波罗。

宦情微似庵摩勒,佛行高于窣堵波。

海里泥牛端解笑,庵前石镜不须磨。

拟询一句合头语,只恐新罗鹞子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褚明远

今岁难衣食,知闻莫若君。

衣裳颠紫凤,陇亩槁黄云。

主馈妇求去,承家子出分。

清才岂长窭,奇相有龟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