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鸾.陆荩思忆婢喜儿,次干臣韵;予亦翻此调和之

春去渐疏杯酌。无奈晚风偏虐。

吹散柳绵空外转,尚解乱投池阁。

双燕教雏飞,竞衔花、巢泥香落。

镇日手披团扇,恁腰围如削。咫尺音书难托。

况是连宵梦恶。桃叶桃根何处问,泪尽春江都涸。

空把喜为名,倒误人、半生行乐。

不许灯花发燄,又闷来弹鹊。

形式: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旧日侍女喜儿的深深怀念。开篇“春去渐疏杯酌”,春光消逝,主人公饮酒渐少,暗示情感的淡漠与内心的哀愁。接着“无奈晚风偏虐”,晚风不仅吹散了柳絮,也吹散了主人公心中的欢愉,加重了孤独感。

“吹散柳绵空外转,尚解乱投池阁”两句,借自然景象表达情感的飘零与无依。柳絮随风飘散,却意外地落入池阁,似乎在无意间寄托了某种情感的痕迹。接下来“双燕教雏飞,竞衔花、巢泥香落”,通过双燕育雏的场景,暗喻主人公对喜儿的思念如同燕子对幼雏的关爱,充满了温暖与深情。

“镇日手披团扇,恁腰围如削”,主人公终日手持团扇,仿佛在回忆与喜儿共度的时光,而自己的身形却日渐消瘦,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痛苦与内心世界的空虚。紧接着“咫尺音书难托”,即使距离喜儿不远,却难以传递心意,凸显了情感交流的障碍与无奈。

“况是连宵梦恶”,连日的噩梦加剧了主人公的痛苦,梦中与喜儿的分离更加深了现实中的孤独与哀伤。最后“桃叶桃根何处问,泪尽春江都涸”,桃叶、桃根作为典故,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失去的哀悼,泪水最终汇入干涸的春江,表达了情感的彻底耗尽与绝望。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通过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主人公对喜儿深切的怀念与内心的痛苦挣扎,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倦寻芳.饮合涧桥酒楼,同诸虎男暨及门张台柱

寺桥压雨,峰馆凌空,宛转相属。

处处褰帘,一带小溪如玉。

幽恨不随流水去,离魂偏遇游丝触。

爱村姬,任银瓶笑指,芳名原熟。

痛往事、存亡荣落,不意欢娱,此际能续。

人到中年,怕听断肠新曲。

兴过难留头上黑,愁来且尽杯中绿。

记岩西,抱花眠,夜深烧烛。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弄珠楼.弄珠楼宴集,赠陆嗣端司马.自度曲

烟涛万顷,看九龙、奔赴弄珠楼。

重帘高枕,水天日夜悠悠。

白雁风驱,黄花露濯,描画十分秋。

莫负佳人劝饮,玉杯似手。翠蚁香浮。搔头。

灯前敲断,应为节轻讴。星移物换,沦亡古迹难求。

锦障催诗,红衣扶醉,改席上兰舟。

嘱付青衫司马,襟怀磊落,漫学江州。

形式:

昼夜乐.亡妇遗钗,有火珠一颗。今失所在,怅然赋此

清和风暖樱桃醉。记合卺、成佳会。

玉楼向晚妆成,亲见珠钗低坠。椽烛光寒新月晦。

红影动、斜飞襟袂。回首漠阜空,竟难寻仙佩。

香奁狼藉孤灯背。但留些、断金翠。

几番悔恨当时,不与蝶裙同施。

簸土扬灰休细觅,怎再上、别人头髻。

只道落怀中,却原来是泪。

形式: 词牌: 昼夜乐

玲珑四犯.闰六月初七日作

小月窥人,早半枕新凉,客睡初醒。

珠泻高荷,怅望碧池烟暝。

枉了盼着佳期,今夜依然孤另。

问几年、积下馀剩,算出恁般节令。

西窗立尽梧桐影。雨苏苏、隔河微映。

锦机料得无心织,空把云鬟整。

屈指残暑易消,且按着、离情待等。

不似人天畔,羁旅归,期无定。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