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以承晏墨赠之

我闻江南墨官有诸奚,老超尚不如庭圭。

后来承晏复秀出,喧然父子名相齐。

百年相传文断碎,彷佛尚见蛟龙背。

电光属天星斗昏,雨痕倒海风云晦。

却忆当年清暑殿,黄门侍立才人见。

银钩洒落金花笺,牙床磨试红丝研。

同时书画三万轴,大徐小篆徐熙竹。

御题四绝海内传,秘府毫芒惜如玉。

君不见建隆天子开国初,曹公受诏行扫除。

王侯旧物人今得,更写西天贝叶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文人雅集的画面,通过对墨官、书法和诗人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情感。

"我闻江南墨官有诸奚,老超尚不如庭圭。" 开篇即提到江南有一位名叫诸奚的墨官,其技艺甚至超过了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老超和庭圭,这表明了作者对这位墨官极高的评价。

"后来承晏复秀出,喧然父子名相齐。" 诗人接着赞美了一对父子书画家的艺术成就,他们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名声相仿,显示了家庭在艺术上的传承和辉煌。

"百年相传文断碎,彷佛尚见蛟龙背。" 这两句转折到历史的长河中,对于那些已经失传的书法作品表示了无限的怀念之情,似乎还能看到古人笔下的神态,如同蛟龙一般。

"电光属天星斗昏,雨痕倒海风云晦。" 这两句用了强烈的意象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将书法艺术比喻为自然界中的奇观,让人感觉到一种震撼和神秘。

"却忆当年清暑殿,黄门侍立才人见。" 诗人回忆起往昔在皇宫内的场景,那些文人学士聚集一堂,展示着他们的才华和风采。

"银钩洒落金花笺,牙床磨试红丝研。" 描述了书法用具的精美与工艺的繁复,反映出古代对物质文化的追求和审美观念。

"同时书画三万轴,大徐小篆徐熙竹。御题四绝海内传,秘府毫芒惜如玉。" 这几句表达了对丰富的艺术遗产和皇家收藏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珍视与保护这些文化瑰宝的心情。

"君不见建隆天子开国初,曹公受诏行扫除。王侯旧物人今得,更写西天贝叶书。" 诗人最后提到了历史上的一段往事,以及对于古代文物的珍惜和传承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书法、墨官、画轴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切情感和赞美之意。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复次韵

出门吾所懒,无客亦何叹。

举世遽如许,孤风良独难。

荒芜蒋诩径,破敝晏婴冠。

兴发看山去,书签记读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复至新乡廨寄张稚

驱车出吾庐,落月犹在树。

我行欲何之,所以河源去。

去去益以远,炯炯不可论。

群语车铎间,尚想儿女喧。

稍涉原上路,渐见柳下村。

雾草结宿露,风林散朝暾。

悠悠望蘧庐,我仆欣载奔。

昔出日在毕,今出壁中昏。

昔如水上鸥,今如槛中猿。

所忧负平生,岂但感寒暄。

明济十里黄,漪漪见淇园。

晚投伯氏廨,拓落复何言。

周览故时居,愐见松菊存。

故侣未易招,且自置肴樽。

形式: 古风

洗马次十一兄之道韵

霸桥春水波鳞鳞,桥边结束何圉人。

解鞍傍水入洗马,飞龙九尺凌漪沦。

风鬃雾鬣才一沐,玉花照影光满身。

月题却贯黄金勒,更觉闪艳开精神。

主人贵想不必问,特赐内厩天麒麟。

即今此物亦安用,燕山万里胡无尘。

嫖姚功高自不出,长鸣但踏城西春。

君不见少陵时已无伯乐,尚有曹将军写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秋夜情

独眠百感秋夜情,孤城急雨中闻更。

明朝览镜视鬓发,不知白从何处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