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休

耕休何处散烦劳,东埭西梁信所遭。

溪水清清照鱼影,山风细细落松毛。

无名野草疑皆药,有韵村谣例近骚。

稽古祗堪农圃用,莫将车马误儿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何处休息以消解烦恼,东边堤坝西边桥梁任我游荡。
清澈溪水映照着鱼儿的影子,轻柔山风吹过,松针纷纷落下。
无名野草似乎都有药效,乡村歌谣总是接近于诗骚。
研究古事只适合于农耕生活,别让车马之累误导了孩子们。

注释

耕休:耕作后的休息。
何处:哪里。
散烦劳:消除疲劳。
东埭西梁:东边的堤坝和西边的桥梁。
信所遭:随意所至。
溪水清清:清澈的溪流。
照鱼影:映照鱼儿的影子。
山风细细:轻轻的山风。
落松毛:落下松针。
无名野草:不知名的野草。
疑皆药:怀疑都有药用价值。
有韵村谣:富有节奏的乡村歌曲。
例近骚:通常接近于诗人的作品。
稽古:考察古代。
祗堪:只适合。
农圃用:农业和园艺。
儿曹:孩子们。

鉴赏

这首诗名为《耕休》,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耕作间隙的闲适景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耕休何处散烦劳”表达了农人劳作之后暂歇的轻松心情,他们选择在田间的东埭西梁随意漫步,以舒缓身心的疲惫。

接下来的两句“溪水清清照鱼影,山风细细落松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澈溪流中鱼儿游弋,微风吹过松林,落下松针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运用“清清”、“细细”等叠词,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

“无名野草疑皆药,有韵村谣例近骚”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田野中的寻常事物,认为连无名的野草都似有药效,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民间智慧的赞赏。同时,他提到村谣的韵律接近屈原的《离骚》,暗示了农耕生活中的文化传承。

最后,诗人提醒人们,“稽古祗堪农圃用,莫将车马误儿曹”,意思是研究古代典籍只适合于农耕生活,不应让繁琐的事务打扰到孩子们的成长,体现了诗人对教育的关注和朴素的生活哲学。

总的来说,《耕休》是一首寓教于乐的田园诗,既赞美了农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也寓含了对知识传承和儿童教育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耕桑

耕桑本是閒居事,学得耕桑事转多。

失晒麦丛忧出蝶,迟缫蚕茧怕生蛾。

调停寒暖春移苧,侦候阴晴夏插禾。

衣饭为谁忙不彻,醉来乘兴作劳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袁提干挽诗二首(其二)

我昔携家走,君曾扫榻招。

乱离心易感,生死义难消。

雅魄归泉壤,潜光出市朝。

平生五字苦,寒泪洒山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袁提干挽诗二首(其一)

短世谁无死,深山独有归。

送车晴起雾,埋碣夜生辉。

晦朔鸡鸣在,江山鹤梦非。

刚言仁者寿,近事例多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读阆风题林隐诗追和赠汪秀才

山林一迹地,尘土二毛年。

避世书为屋,谋生药当田。

卉衣从俗制,疏供学僧煎。

渺渺沧溟去,今谁鲁仲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