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所作的《观老杜久客一篇其言有感于吾心者因为八咏(其五)去国哀王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土、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古代文人王粲的同情与共鸣。
首句“献纳无明略,衰迟只故乡”,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国家事务上并无高见,只能怀念自己的故乡。这里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责的情绪,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曾有过为国效力的机会,但未能把握或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接着,“养痾凭药裹,扫迹寄僧坊”两句,描绘了诗人因病而需要依靠药物维持健康,生活简朴,寄居于寺庙中的情景。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也暗示了他可能遭遇了人生的低谷,不得不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
“不作荆州客,空悲汉署郎”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成为像王粲那样的杰出人物的遗憾。王粲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曾任荆州刺史,后官至汉中太守。诗人将自己与王粲进行比较,表达了对过去未能实现抱负的惋惜之情。
最后,“登楼那暇赋,衰鬓白苍苍”两句,点明了诗人的现状。即使有机会登楼远眺,也无法赋诗抒怀,因为他的鬓发已斑白,岁月不饶人。这两句既是对自身老去的感叹,也是对时光流逝、机会不再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代变迁的深切感悟,以及对古代文人理想与现实落差的同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