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声诗(其七)梵声

此声满天下,止有一人能。

万籁寂还寂,孤峰层又层。

无情堪说法,离句即传灯。

流布人间遍,浮生听未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十二声诗(其七)梵声》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梵声”这一主题,展现了深邃的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此声满天下,止有一人能”,开篇便以“梵声”为引,点明了声音的普遍性与独特性,既存在于广阔的世界之中,却又仅为一人所独享,暗示了梵音的神秘与超凡脱俗。接下来,“万籁寂还寂,孤峰层又层”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梵声与自然界的声音进行对比,突出了梵声的静谧与深远,仿佛在群山之巅,一层层的孤峰中,梵声独自回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意境。

“无情堪说法,离句即传灯”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梵声的理解,指出梵声虽无言,却能传达佛法的真谛,如同佛灯照亮黑暗,指引众生。这里巧妙地将梵声与佛法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梵音深刻内涵的领悟和赞美。

最后,“流布人间遍,浮生听未曾”两句,揭示了梵声的广泛传播与人们对它的陌生感。梵声不仅遍布人间,但人们却往往未曾真正倾听或理解,这既是对梵音普及性的肯定,也是对人们心灵深处对真谛追求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梵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佛法的和谐统一,也蕴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成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禅悟,将梵声这一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与美感。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声诗(其八)榜声

风便扬帆去,潮生荡桨回。

此时欹枕听,何处榜歌来。

击楫情偏远,叩舷声转催。

归心似流水,三老莫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十二声诗(其九)柝声

戍楼频击柝,中夜旅魂惊。

梦鹤回千里,晨鸡破五更。

明明围伏枕,一一绕愁城。

回首孤峰宿,何曾得此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十二声诗(其十)舂声

饥来心计诎,静极耳尘空。

何处频相杵,邻家事宿舂。

腰间留片石,庑下寄高踪。

寂寂千秋后,闻声怀此公。

形式: 五言律诗

十二声诗(其十一)杼声

促织吟东壁,清音入耳微。

家家喧杼轴,札札出蓬扉。

积缕知成疋,停梭想授衣。

闻声还报语,风雪正霏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