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历山之下兮河之滨。陶元气兮冶大钧。
塼埏埴兮淬清泠。器不苦窳兮资吾民。
元德升闻兮韶音以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陶工在历山之下的河畔,利用自然界的元素,如山石与河水,来创造生活必需品的过程。诗中提到“陶元气兮冶大钧”,形象地描述了陶工们通过烧制泥土,赋予了器物以生命和力量。接着,“塼埏埴兮淬清泠”进一步解释了制作过程,即通过揉泥、塑形,然后在清澈的水中淬炼,使得器物更加坚固耐用。
“器不苦窳兮资吾民”一句表达了这些陶器不仅美观,而且实用,能够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最后,“元德升闻兮韶音以成”则暗示了这种工艺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创造,更蕴含了道德与文化的提升,如同古代的音乐一样,能深入人心,带来和谐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赞美了古代陶工们的智慧与技艺,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不详
尝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素车白马兮来桑林。六事责已兮感天心。
天心回兮霈雨霖。苏万物兮恩泽深。
大濩作兮流遗音。
假神龟兮建东都。定宝鼎兮开皇图。
武功成兮文德敷。白雉在庭兮凤在梧。
历世历年兮垂远谟。
君子有高节,气凌青云端。
开轩来舞鹤,鸣箨惊栖鸾。
帘影摇翡翠,佩声戛琅玕。
行吟何洒落,啸歌自盘桓。
云来书台远,月照文水寒。
焉得共觞咏,筠窗听清弹。
城南罗隐君,简默重高谊。
仰希文正公,敦族轻市利。
德著麦舟诗,恩垂义田记。
严亲八十馀,綵服日娱戏。
棣萼映春辉,友于自伦至。
晚岁阅金经,颇悟仙丹秘。
游神慕松乔,脱略弃尘事。
昔见双珠明,今留一株桂。
玉树照西园,芝兰杂芳蕙。
悠悠白云飞,馥馥金粟坠。
聿瞻希文堂,令人发深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