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赓叶编修俾寿之词

向鄞江、面熟是薰风,吹燕麦凫葵。

赖君王洪福,河清海晏,物阜人熙。

想见搴帷使者,随处采声诗。

羡高禽矰弋,离贴天飞。

飞到苍云深处,便敛收毛羽,望暮林归。

可以人不若,刬地挂征衣。

且招呼、曲生为友,对槐阴、时唱两三卮。

今宵好,如钩佳月,放出光辉。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面对鄞江,熟悉的气息是薰风,吹过燕麦、野鸭和葵花。
全靠君王的洪福,河流清澈,海面平静,物产丰富,人民安宁。
想象那使者掀开帷幕,到处采集赞美诗篇。
羡慕高飞的鸟儿,箭矢般贴近天空飞翔。
飞到蓝天深处,它们会收起翅膀,望向傍晚的树林准备归巢。
人们怎能比得上这些,随意挂起征衣准备离去。
暂且邀请曲生做朋友,在槐树荫下,偶尔对酌几杯。
今晚真美好,如同弯月如钩,洒下明亮的光辉。

注释

鄞江:鄞州的江。
薰风:温暖的南风。
赖:依赖。
洪福:深厚的福气。
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
物阜人熙: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安乐。
搴帷使者:掀开幕帘的使者,指诗人自己或歌颂者。
采声诗:采集赞美的诗歌。
离贴天飞:形容飞得极高。
敛收毛羽:收起羽毛准备降落。
刬地:忽然。
挂征衣:收拾行装准备远行。
曲生:虚构的朋友。
槐阴:槐树下的阴凉处。
两三卮:两三杯酒。
今宵好:今晚的美好。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和谐社会与个人幸福生活的向往。

“面熟是薰风,吹燕麦凫葵”一句中,“薰风”指的是和煦的春风,它不仅使人脸色红润,也让燕麦等农作物茁壮成长。这里展现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期待。

“赖君王洪福,河清海晏,物阜人熙”三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赖君王洪福”暗示了对君主和政府的依赖,“河清海晏”象征着社会的清明与秩序,而“物阜人熙”则形容了一种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安康的景象。

“想见搴帷使者,随处采声诗”中,“搴帷使者”指的是古代负责宫廷乐舞的人员。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美好音乐的渴望和欣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艺术与文化生活的向往。

“羡高禽矰弋,离贴天飞”两句中,“高禽矰弋”可能是指远古时期捕鸟用的工具,这里借用来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憧憬。诗人羡慕那种能翱翔于蓝天之上的生命状态。

“飞到苍云深处,便敛收毛羽,望暮林归”一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人通过鸟儿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和归宿的渴望。

“可以人不若,刬地挂征衣”两句中,“刬地”指的是割草,“征衣”则是古代军人的服装,这里可能是在比喻诗人对平静生活的追求与现实中的战乱、离别之痛的对比。

“且招呼、曲生为友,对槐阴、时唱两三卮”则表达了诗人想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树荫下偶尔高声歌唱的愿望。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交生活和艺术创作的热爱。

“今宵好, 如钩佳月,放出光辉”最后一句则是对当下的满足与欣赏,通过月亮比喻表达了一种美好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每个部分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其一)和魏鹤山韵

任渠侬、造物自儿嬉。安能止吾归。

有秋来竹径,春时花坞,夏里荷漪。

何事东涂西抹,空遣鬓毛稀。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点检人间今古,问谁为赢局,底是输棋。

谩区区成败,蚁阵与蜗围。

便掀天卷地勋业,怕山中、拍手笑希夷。

如何是,一尊相属,万事休知。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二)寿吴叔永文昌、季永侍郎

记高冈、两凤揽朝晖,翩翻万里来。

向槐厅深处,松厅紧里,却立徘徊。

一舸风帆烟浪,拟竖锦江桅。

聊为玄晖老,共拂尘埃。

我亦归来岩壑,正不妨散诞,笑口频开。

算人间成败,何用苦惊猜。

便江南、求田问舍,把岁寒、三友一圈栽。

今宵酒,只消鲸吸,不要论杯。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卜算子(其二)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

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底。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一)

春事到西湖,处处梅花笑。

抖擞长安车马尘,眼底青山好。

身世两悠悠,岁月闲中老。

极目烟波万顷愁,此意谁知道。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