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灵卓如和尚赞

厚重如山,严冷似铁。破毗卢印,坐衲僧舌。

派出灵源,源清流彻。指曜灵寒,呼顾兔热。

谓此是长灵眼中重著屑,谓此非长灵知君犹未瞥。

是耶非耶,俱为剩说。真耶妄耶,水中捉月。

而今要见这老人,剔起眉毛须辨别。

嘉州大像吃一槌,陕府铁牛流出血。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所作的《长灵卓如和尚赞》,以独特的禅宗语言赞美了一位名叫长灵卓如的和尚。诗中将和尚的智慧和修行比作山之厚重、铁之严冷,形象生动。"破毗卢印,坐衲僧舌"象征他能洞穿佛法深奥,言语犀利。"派出灵源,源清流彻"则描绘其佛法如清澈之泉,源源不断地流淌。"指曜灵寒,呼顾兔热"进一步强调他的智慧光芒和慈悲心肠。

诗人通过设问"是耶非耶,俱为剩说",表达对佛法真理的探索,认为真正的理解超越言辞,如同水中捞月,难以捉摸。最后两句"嘉州大像吃一槌,陕府铁牛流出血"则以生动的比喻,暗示和尚的修行坚韧不拔,如同大像受锤而不倒,铁牛被敲击而出血,寓意其佛法修为深厚,能承受巨大考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宗的意境和象征手法,赞扬了长灵卓如和尚的智慧与定力,同时也揭示了禅修的不易和佛法的微妙。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布袋和尚赞二首(其二)

肩担一条吉撩棒,棒头挂双破木履。

尽力撮却布袋口,不知里许有甚底。

落落魄魄闹市行,藞藞苴苴没羞耻。

龙华会上若逢渠,定与椎落当门齿。

形式:

布袋和尚赞二首(其一)

三千威仪都不修,八万细行浑不顾。

只因闹市等个人,被人唤作破落户。

兜率内院久抛离,纵归迷却来时路。

稽首弥勒世尊,得恁宽肠大肚。

形式:

示大悲长老

一棒打破生死窟,当时凡圣绝行踪。

返笑赵州心不歇,老来犹自走西东。

形式: 七言绝句

示用禅人

未点先行不唧溜,不拨自转已出丑。

那堪更鼓两片皮,岂止凿空开户牖。

火中木马空嘶鸣,水底泥牛谩哮吼。

用禅用禅听我言,拶到悬崖须放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