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莘老寄墨四首(其三)

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齧。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贫穷得像只饥饿的老鼠,整夜在黑暗中啃噬着寂寞。
在破旧的瓦罐里研磨煤炭,用芦苇管在柿子叶上书写文字。
近处有名叫唐夫子的人,他赠送我一块乌玉环。
接着又有先生赠予我贵重的圭璧,它们堆满了箱子。
在晴朗的窗户下,我静坐洗砚,笔下的字迹渐渐凝结成蛇虫爬行的形状。
这时就有热心人来敲门,想要索取我的墨宝以求醉心于书法。

注释

我:诗人自指。
贫:贫穷。
如:如同。
饥鼠:比喻极度贫困。
长夜:漫长的夜晚。
空:徒然。
咬齧:啃噬。
瓦池:破旧的瓦罐。
研灶煤:研磨煤炭。
苇管:芦苇做的笔管。
书柿叶:在柿子叶上写字。
唐夫子:虚构的人物或友人。
乌玉玦:乌玉制成的环状饰品。
先生:对老师的尊称。
圭璧:古代贵重的玉器。
烂箱箧:满箱满柜地堆积。
晴窗:明亮的窗户。
洗砚:清洗砚台。
蛇蚓:比喻笔画。
稍蟠结:逐渐形成曲折的形状。
好事人:爱好书法的人。
敲门:来访。
求醉帖:请求得到墨宝。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诗人书房生活和学习氛围的诗句。诗中的“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齧”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贫困生活,他像一只饥饿的老鼠,在漫长的夜晚中只能空自咬嚼牙关,表现了内心的焦虑和无奈。紧接着“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则是对诗人生活环境的描写,他使用简陋的工具(瓦池)来研磨墨汁,用苇草做成的笔管蘸着从柿树上采摘来的果实作为笔头,这些都反映出诗人的贫穷和对书学的执着。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一句中,“唐夫子”可能指的是唐代的一位学者或文学家,而“乌玉玦”则是一种珍贵的饰物,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不可及,诗人都愿意去追寻和学习。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一句中,“先生”可能是指诗人的师承或者仰慕的对象,而“圭璧烂箱箧”则形容这些知识和文化遗产被珍藏在华丽的盒子里。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前贤遗风的尊崇和传承。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一句描绘出诗人在晴朗的窗边清洗砚台准备书写的情景,而“蛇蚓稍蟠结”则是形容文墨纸上的笔迹连绵不断,就像小蛇和蚯蚓一样缠绕相接,表现了诗人的写作状态。

最后,“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则是一种生活情景的描写,有好心的人看到诗人在书房里勤奋地写作,便会敲门请求诗人给他们写些可以让人醉心忘返的文字。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贫穷、执着,以及他对知识文化的尊崇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淡定和从容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孙莘老寄墨四首(其四)

吾穷本坐诗,久服朋友戒。

五年江湖上,闭口洗残债。

今来复稍稍,快痒如爬疥。

先生不讥诃,又复寄诗械。

幽光发奇思,点黮出荒怪。

诗成自一笑,故疾逢虾蟹。

形式: 古风

留题兰皋亭

雪后东风未肯和,扣门迁客夜经过。

不知旧竹生新笋,但见清伊换浊河。

无复往来乘下泽,聊同语笑说东坡。

明年我亦开三径,寂寂兼无雀可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人见赠

只写东坡不著名,此身已是一长亭。

壮心无复春流起,衰鬓从教病叶零。

知有雪儿供笔砚,应嗤灶妇洗盆瓶。

回来索酒公应厌,京口新传作客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王胜之三首(其一)

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

鲁公宾客皆诗酒,谁是神仙张志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