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兴祖挽辞

忆随诸彦附青云,场屋声名看出群。

孙宝暮年犹主簿,卜商今日更修文。

山川凛凛平生气,草木萧萧数尺坟。

欲写此哀终不尽,但令千载少知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葛兴祖挽辞》。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忆和对其精神遗产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切哀思。

"忆随诸彦附青云,场屋声名看出群。"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景象,即诗人追忆逝者与众多贤士并行于清风明月之中,其声誉如同高耸的建筑一般显而易见。

"孙宝暮年犹主簿,卜商今日更修文。" 这两句写的是逝者的晚年仍然坚守职责,不忘初心,而在今天,我们依旧要继承和发扬其精神文化遗产。

"山川凛凛平生气,草木萧萧数尺坟。"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逝者生命力的壮阔与安详,以及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欲写此哀终不尽,但令千载少知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哀思永恒传承下去的愿望,虽然无法完全表达出内心的悲痛,但希望能够让后世之人了解逝者的一部分。

整首诗情真意切,既有对逝者的怀念,也有对其精神遗产的赞美,是一篇典型的挽辞文学作品。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葛郎中挽辞二首(其二)

蛮荆长往地,湖海独归时。

旅榇蛟龙护,铭旌雁鹜随。

此生要有尽,何物告无期。

一片幽堂石,公知我不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葛郎中挽辞二首(其一)

卷卷穗帷轻,空堂昼哭声。

衣冠遗故物,杯案若平生。

白马有悲送,赤车非古行。

低徊九原日,光景在铭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谢郏亶秘校见访于钟山之庐

误有声名只自惭,烦君跋马过茅檐。

已知原宪贫非病,更许庄周知养恬。

世事何时逢坦荡,人情随分值猜嫌。

谁能胸臆无尘滓,使我相从久未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道中寄吉父

白雾青烟入马蹄,朝寒瑟瑟树声悲。

平山断垄回环失,鸣鸟游鱼上下随。

庙算未闻收策士,瘴乡谁与择军麾。

忧时自欲寻君语,行路何妨更有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