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逢王处士

万水东流去不回,先生独自负仙才。

蕊宫横浪海边别,鹤翅驻云天上来。

几处吹箫森羽卫,谁家残月下楼台。

春风正好分琼液,乞取当时白玉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江河之水向东流去不再回头,先生您独自拥有超凡的仙人之才。
在蕊宫与海浪分别,仙鹤展翅从天边飞来。
四处传来箫声,羽卫森严,月光下不知是哪家楼阁。
春风正适宜,分取琼浆美酒,只求当时那白玉杯。

注释

万水:形容众多江河。
东流:指水流方向。
蕊宫:神话中的仙宫。
鹤翅:比喻仙人的轻盈姿态。
吹箫:古代乐器,象征仙乐。
羽卫:比喻护卫。
琼液:美酒的代称。
白玉杯:珍贵的饮酒器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一位隐逸之士的别离场景,充满了对友情和才华的赞美。开篇“万水东流去不回”意在表达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也映射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先生独自负仙才”则是对那位隐逸之士的敬仰,认为其拥有超凡脱俗的才能。

接下来的“蕊宫横浪海边别”和“鹤翅驻云天上来”生动地描绘了两人的分别地点是在海边的一座蕊宫,此情此景如同仙界般美好。其中蕊宫通常指的是偏远、清幽之所,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几处吹箫森羽卫,谁家残月下楼台”则是从听觉和视觉上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月光下的空寂。箫声在森林中回响,月光洒落在楼台之上,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最后,“春风正好分琼液,乞取当时白玉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春风是生机勃勃的象征,而“分琼液”则寓意着共享天地间的甘露美酒,通过乞取白玉杯来强化这一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充满了对人生、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陪韦中丞宴扈都头花园

门下烟横载酒船,谢家携客醉华筵。

寻花偶坐将军树,饮水方重刺史天。

几曲艳歌春色里,断行高鸟暮云边。

分明听得舆人语,愿及行春更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陪崔璞侍御和崔㻂春日有怀

诗家本多感,况值广陵春。

暖驻含窗日,香馀醉袖尘。

浮名皆有分,一笑最关身。

自此容依托,清才两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宿何书记先辈延福新居

松下有琴闲未收,一灯高为石丛留。

诗情似到山家夜,树色轻含御水秋。

小榼提携终永日,半斑容鬓漫生愁。

因君抚掌问时俗,紫阁堆檐不举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宿灵岩寺

明月溪头寺,虫声满橘洲。

倚栏香径晚,移石太湖秋。

古树云归尽,荒台水更流。

无人见惆怅,独上最高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