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谒濂溪先生祠

一脉濂溪水,中涵太极天。

契符三圣后,冠冕四儒前。

庭谒初除草,峰寻几问莲。

略谙光霁在,有笔未能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濂溪先生祠的虔诚拜访与深刻敬仰之情。诗人邵宝以“一脉濂溪水”开篇,巧妙地将濂溪先生的思想与濂溪水的清流相联系,寓意深远。接着,“中涵太极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联系,暗示濂溪先生的思想如同太极般深邃而包容天地。

“契符三圣后,冠冕四儒前”,通过对比,强调濂溪先生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不仅紧随古代三位圣人之后,更超越了四位著名儒家学者之前,突显其思想的卓越与影响的深远。

“庭谒初除草,峰寻几问莲”,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亲自到访濂溪先生祠的情景,以及在寻求智慧的过程中,仿佛在草丛中寻找真理,在莲花峰上探寻智慧之源,形象地表达了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与探索。

“略谙光霁在,有笔未能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对濂溪先生的思想有所领悟,但遗憾的是未能完全传达出其深奥之处,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濂溪先生及其思想的赞美与致敬,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崇敬之心。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坐

听雨山中寺,萧条对佛灯。

春怀偏恼客,野兴未嫌僧。

雷似千峰动,泉应一夜增。

壮心方激烈,静坐欲飞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王敬止使朝鲜卷

玉树挺高标,绯袍敕度辽。

风传箕子国,星动汉官轺。

沈斥春回蚤,封疆晓望遥。

清名满东裔,疋马自还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徐文靖公挽词

公为苍生恸,私还哭所知。

名成归老日,功在荐贤时。

风采山中杖,文章海内碑。

向来参谒地,风动古槐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登白云阁待友不至

路左离亭北,幽寻兴亦多。

偶登仙阁坐,又听道童歌。

云远双峰出,林深一鸟过。

长吟无和者,奈此素秋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