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

麇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

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

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名为《茅》。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古代文化和历史事件的回忆与思考。

"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楚国盛世的怀念,"楚甸" 指的是楚国边疆的土地,而"供王日" 则是指历史上的某一天,这里可能象征着王权的强大与繁荣。"衡阳入贡年" 描述了当地向中央朝廷纳税的情况,也暗示了一种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情感。

"麇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麇包" 指的是鹿群在野外活动,而"鸱啸" 则是指鸟儿在精美的窗棂(绮楹)上叫唤。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图画,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向往。

"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 这两句涉及到了古代的历史事件。"尧帝成茨罢" 指的是上古圣君尧舜时代治理天下的功绩,而"殷汤祭雨旋" 则是说商朝时期为了祈求降雨而进行的祭祀活动。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和神话传说的敬仰。

"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自信与豪迈之情。"方期大君锡" 表示着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承诺,而"不惧小巫捐" 则表明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历史感、自然美和个人情怀,展现了一幅画卷式的意象,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13)

李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字:巨山
  •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 生卒年:644~713

相关古诗词

都尉仙凫远,梁王驷马来。

扇中纨素制,机上锦纹回。

天子三章传,陈王七步才。

缁衣久擅美,祖德信悠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南楚标前贡,西秦识旧城。

祭天封汉岭,掷地警孙声。

向日披沙净,含风振铎鸣。

方同杨伯起,独有四知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西北云肤起,东南雨足来。

灵童出海见,神女向台回。

斜影风前合,圆文水上开。

十旬无破块,九土信康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饯骆四二首(其一)

平生何以乐,斗酒夜相逢。

曲中惊别绪,醉里失愁容。

星月悬秋汉,风霜入曙钟。

明日临沟水,青山几万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