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

从来说花意,不过此容华。

明月易亏轮,好花难恋春。

常将花月恨,并作可怜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结束时,花朵也随之凋零,但花儿自己就是这样啊。
一直以来,人们对花的情感,不外乎是对美好容貌的欣赏。
明亮的月亮总有缺的时候,美丽的花朵难以长久留住春天。
常常将对花开花落的遗憾,寄托给那些令人怜爱的人。

注释

春尽:春天结束。
花随尽:花朵凋零。
自是:本然如此。
花意:对花的情感。
容华:美好的容貌。
好花难恋春:美丽的花难以长久留住春天。
花月恨:对花开花落的遗憾。
可怜人:值得怜悯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花与月的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哀伤。诗中“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两句,生动地表达了春天即将过去,而花朵也随之凋零的景象,用“其如自是花”一语,既强调了花的美好,也隐含着对花不可能长久存在的无奈。

接着,“从来说花意,不过此容华”两句,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花朵之美的赞叹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好的有限性,仅在于一时的盛放。

“明月易亏轮,好花难恋春”两句,则通过对明月容易变圆(即亏损)的描写,比喻出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难以与春天长相厮守。这里的“明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实,也蕴含了诗人对于时间易逝的感慨。

最后,“常将花月恨,并作可怜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如花与月)难以长久的哀伤和惋惜之情,将这种情感内化为对人的同情和理解。这里的“并作可怜人”,则深化了诗中对于生命易逝、美好不再的主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中春花与明月之美以及它们易逝的无常态度。

收录诗词(2)

越溪杨女(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三辅诸僧

去住俱为客,分悲损性情。

共作无期别,谁能访死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风起竹间萤影乱,月明江上笛声多。

夜静槛前调绿绮,日高窗下戴乌纱。

渔艇远飘沧海上,草堂深锁白云间。

柴门半掩潮光里,野径斜分草色中。

形式:

出赐玄奘衲袈裟衣应制

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

不持金作缕,还用綵成文。

朱青自掩映,翠绮相氤氲。

独有离离叶,恒向稻畦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在唐奉本国皇太子

三宝持圣德,百灵扶仙寿。

寿共日月长,德与天地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