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赠竺度诗》由魏晋时期的杨苕华所作,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
首句“大道自无穷,天地长且久”,诗人从宇宙的广阔和时间的永恒出发,引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着“巨石故叵消,芥子亦难数”两句,通过对比巨石与芥子的难以消解与计数,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渺小。
“人生一世间,飘若风过牖”描绘了人生如同风吹过窗户般短暂而无常,充满了飘忽不定的感觉。接下来“荣华岂不茂,日夕就凋朽”则揭示了生命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表达了对人生易逝的哀叹。
“川上有馀吟,日斜思鼓缶”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诗人独自吟唱的画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怀念。最后,“清音可娱耳,滋味可适口。罗纨可饰躯,华冠可耀首”几句,诗人列举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如音乐、美食、服饰等,以此反衬出对生命本质的追求与珍惜。
“安事自剪削,耽空以害有”表达了对过分追求虚无与自我束缚的批判,强调了珍惜现实生活的态度。“不道妾区区,但令君恤后”则是对友人或爱人的关怀与嘱托,希望对方能关注未来,珍视眼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