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

高台为陆沼为尘,一半扬州是海滨。

白鸟自飞烟水上,青山不似乱离春。

松楸永隔兴哀地,陌路多逢太息人。

共道君恩怜物命,不教鱼鳖近居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离散的深深感慨。首联“高台为陆沼为尘,一半扬州是海滨”以夸张的手法,将昔日的高台与现今的陆地、沼泽相提并论,将扬州的一半比作海滨,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后土地的荒废与变迁。颔联“白鸟自飞烟水上,青山不似乱离春”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出人间的悲凉,白鸟在烟水之上自由飞翔,而青山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仿佛春天也因战乱而不再。颈联“松楸永隔兴哀地,陌路多逢太息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伤的情感,松楸象征着墓地,与生者的世界永远隔绝,而在路上遇到的多是叹息的人们,暗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尾联“共道君恩怜物命,不教鱼鳖近居民”则在批判中蕴含着无奈,尽管君主怜惜万物生命,却无法阻止战争带来的破坏,使得鱼鳖远离居民,暗含了对统治者无力解决战乱问题的讽刺。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深刻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体现了诗人对时代悲剧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丙午岁旦漫题

鹊噪莺鸣在四邻,鬓毛羞与岁争新。

山妻漉酒相娱老,稚子牵衣出拜人。

道不偶时聊自放,诗非繇命莫教贫。

可能更得闲无事,三十六回春草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何左王客游

平生林下共幽期,至德如君是我师。

一日未曾离奉养,十年不拟到城池。

贫当乱世娱心少,老畏名山入眼迟。

暂脱彩衣行万里,春江杨柳绿丝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同诸子再泛甘溪

停舟昨日荫枫林,不道江天便有阴。

落木寒皋前路在,断桥流水此时深。

逢山每作终身计,见雁重惊万里心。

暂抱衾裯就渔父,月夜同听枻歌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屈翁山

万里还家着彩衣,三春惆怅别慈闱。

期君得似衔芦雁,半岁南飞半北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