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透露出主人公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热爱,不需要华丽的装饰,只是简单地回应着清晨的呼唤。而“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中邻里之间纯朴关系的赞美。
接下来的“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显示了诗人在自然界中感受到的和谐与宁静,而这种宁静似乎与世俗的喧嚣相去甚远。"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则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自嘲,虽处于田园,但也未能达到心中的理想。
“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表达了诗人对于一切世事能够平等看待的心态,并希望朋友们都能保持这种心境。"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则是对前辈智慧的赞赏和感激,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的淡泊名利。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一句强调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与坚持个性原则。而最后,“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则是邀请朋友共同享受这宁静美好的时光,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感。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不详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