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走月流烟叠树西,听来愁甚听猿啼。
几时御水声边住,却梦潺湲宿此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所作,名为《宿潺湲亭》。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夜晚在山中小亭内停留、聆听溪水之声与猿啼之音的诗句。
"走月流烟叠树西" 一句,以“走月”、“流烟”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和轻烟在山林间穿行的景象,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叠树指的是层叠的树木,而“西”字则暗示了诗人的方向感,即他正站在这些叠树之西,仰望着这迷离的月光和烟雾。
"听来愁甚听猿啼"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听到猿啼声时所产生的情绪。猿啼,亦即猿猴的叫声,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以表现人的寂寞和悲凉。在这里,“愁甚”二字说明诗人听到了猿啼之后,心中的忧伤更加深重。
"几时御水声边住"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流水声音的向往,他希望能够长久地居住在有清泉流水的地方。这里的“御”字,不是帝王之意,而是指亲近或接近,表示诗人对自然声音的喜爱和渴望。
"却梦潺湲宿此溪"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潺湲的溪流旁边安住下来。这里的“却”字表示转折,之前的愁绪似乎因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而稍有缓解。而“梦”字则给人一种不切实际、渴望中的柔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夜晚山中小亭内的宁静与孤寂,以及诗人对于大自然声音的欣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
不详
闲倚蒲团向日眠,不能归老岳云边。
旧时僧侣无人在,惟有长松见少年。
故里行人战后疏,青崖萍寄白云居。
那堪又是伤春日,把得长安落第书。
高塔六街无不见,塔边名出秪吾师。
尝闻朝客多相□,记得□□数句诗。
大道本来无所染,白云那得有心期。
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