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院回廊春寂寂,晚来独自闲行。
画帘东畔碧云生。也知无雨,空滴枕边声。
一簇小桃开又落,低头拾取红英。
东风相送忘相迎。梨花寒食,到得锦宫城。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刘光祖的《临江仙·春思》,它描绘了一个宁静幽雅的小院中主人在春夜独自闲行的情景。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
"小院回廊春寂寂,晚来独自闲行。" 这两句诗画出了一个宁静的小院春夜景象,主人晚上独自在空寂的回廊间散步,这种情境营造了一种淡淡的愁思和孤独感。
"画帘东畔碧云生。也知无雨,空滴枕边声。" 这两句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中春夜的氛围。画帘上飘动着青色的云彩,即便是晴朗之夜,也能感受到微妙的情绪变化,这里的“空滴枕边声”则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音引入室内,渲染出一种神秘而又细腻的感觉。
"一簇小桃开又落,低头拾取红英。东风相送忘相迎。" 这几句诗以小桃为媒介表达了对春天易逝美景的感慨和无奈,小桃迅速地开放又凋零,主人低头拾起那些已经落下的花瓣,这不仅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悟,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力回应。"东风相送忘相迎"则是在强调春天的易逝,春风带走了花朵,却也未能留下什么。
"梨花寒食,到得锦宫城。" 这两句诗转换了场景,从小院到达锦宫城,通过对梨花和寒食的描写,再次强调了春夜的清冷与孤寂。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生动的自然图景以及流畅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一种淡雅而不失深远的艺术魅力。
不详
[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登进士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
我似万山千里外,悠然一片归云。
宫衔犹自带云云。谁知前进士,已是故将军。
闲坐闲行闲饮酒,闲拈闲字闲文。
诸公留我笑纷纷。一枝簪宝髻,六幅舞罗裙。
人在醉乡居住。记得旧曾来去。疏雨听芭蕉。
梦魂遥。惆怅柳烟何处。目送落霞江浦。
明夜月当楼。照人愁。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相逢一笑,又成相避,南雁归时霜透。
明朝人在短亭西,看舞袖、双双行酒。
歌声此处,秋声何处,几度乱愁搔首。
如何不寄一行书,有万绪、千端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