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吕秘校(其五)

我谓君才似楚骚,文章自可作清曹。

但持古道徐而待,莫顾时人毁与褒。

水以源深流自远,竹因根老节弥高。

如今且作东山卧,万事纷纷比一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名为《和吕秘校(其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赞赏以及对其处世态度的深刻理解。

首联“我谓君才似楚骚,文章自可作清曹”,诗人将友人的才华比作屈原的《楚辞》,暗示其文采斐然,如同清官一般正直清廉。这里通过楚骚的典故,既赞美了友人的文学成就,也表达了对其人格品质的肯定。

颔联“但持古道徐而待,莫顾时人毁与褒”,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友人处世哲学的理解。他建议友人坚守古道,不急功近利,不为世俗的赞誉或批评所动摇,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尊重和对淡泊名利生活的推崇。

颈联“水以源深流自远,竹因根老节弥高”,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水因为源头深邃,所以能够流淌得更远;竹子因为根系深厚,所以枝干更加挺拔。这两句诗寓意深远,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只有根基稳固,才能展现出真正的卓越。

尾联“如今且作东山卧,万事纷纷比一毛”,诗人鼓励友人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不妨暂时退一步,寻找心灵的宁静。将万事比作一毛,形象地描绘出世事的微不足道,倡导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处世哲学的探讨以及对自然景象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和吕秘校(其六)

东平夫子困徒劳,又著青衫诣选曹。

州县颇闻舆论屈,朝廷当用诏书褒。

囊中莫把诗编去,辇下方虞纸价高。

曼倩若教为近侍,舍人须愧古无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吕秘校(其七)

方今天子急贤时,不信王通愿已违。

梅福九江虽好遁,陶公八翮亦难飞。

世排韩愈为文僻,客顾扬生载酒稀。

多谢好诗来赠我,晓斋歌诵暮而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吕秘校(其八)

汾上儒生又续诗,阳春巴调本相违。

聊因扣角摅深愤,安得摩天逞快飞。

陶氏弄琴乖俗甚,井丹持刺出门稀。

有时入市谋甘脆,怀橘携壶即便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吕秘校(其九)

太平儒者好吟诗,鼓腹而歌事岂违。

顾我才华常患少,喜君辞翰动而飞。

不忧陋巷箪瓢罄,惟恐兰亭唱和稀。

更约山翁同一醉,梅花将谢燕将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