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中峰和洪稚存

僧宇结岩罅,一院百其级。

到门白蝠飞,窥火苍鼠立。

坐久百谷阴,凛冽破窗入。

流梵带雨沉,潜虬敛声集。

嗒然面尘卧,精骛雷电及。

一静息百劳,随身剩吁吸。

到耳稍猿呼,入梦或樵揖。

饭香肠吼声,寒退肤平粒。

了见峰压檐,万翠成一湿。

避世此致佳,何异百虫蛰。

欣然语缁衣,竹阁勤补葺。

他年借石床,今方作游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中峰寺庙的静谧体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首句“僧宇结岩罅”,开篇即点明了寺庙的位置,隐匿于岩石缝隙之中,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隐秘。接着,“一院百其级”描述了上至寺庙的艰难路程,台阶众多,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峻与独特。

“到门白蝠飞,窥火苍鼠立”两句,通过白蝙蝠与苍鼠的活动,生动地描绘了夜晚寺庙周围的生态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寺庙的隐蔽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坐久百谷阴,凛冽破窗入”则表现了长时间静坐后感受到的山谷的阴凉与寒冷,窗户被风雪吹开,冷气侵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流梵带雨沉,潜虬敛声集”描绘了寺庙内传来的佛音在雨声中显得更加深沉,仿佛连水中的龙都敛声屏息,静听这神圣的声音,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感。

“嗒然面尘卧,精骛雷电及”表现了诗人面对尘世的疲惫与内心的宁静,思绪如同雷电般在脑海中激荡,既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也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一静息百劳,随身剩吁吸”强调了静默的力量,即使是最微小的动作,也能引起内心的震动,突出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到耳稍猿呼,入梦或樵揖”通过猿猴的叫声与梦中与樵夫的相遇,进一步丰富了夜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饭香肠吼声,寒退肤平粒”描绘了食物的香气与温暖,以及寒冷逐渐消散,身体感到舒适的情景,体现了生活的温馨与满足。

“了见峰压檐,万翠成一湿”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结合,描绘了山峰压低屋檐,万物在雨中呈现出一片湿润的翠绿,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夜晚寺庙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题黄荆榻寺壁

接引禅关古道邻,一宵借榻亦前因。

钟声只和车前铎,钵水难清陌上尘。

题壁故人谁待我,视涂老仆苦催人。

云山如画人如织,未必空王不怆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汪孝廉双节母诗

五弦不同音,肃杀主商羽。

一弹伤我心,倾听泪如雨。

问其何能为是音,为其两弦同一心。

朝看离鸾暮别鹊,飞飞忽化双冤禽。

冤禽日衔南山石,深深海水填不得。

石兮不烂海不枯,那不长出红珊瑚,贡之玉堂天下无。

形式: 古风

客斋偶成

到处蜗庐感滞淹,晓凉差喜失朱炎。

一床故纸风声急,半榻虚尘日影暹。

水部穷乌空有赋,长沙野鸟不须占。

转窗渐及槐阴午,好整浮生付黑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宣城杂诗(其一)

兴阑罢飞酌,延眺北郭外。

谢公送客处,闲云捲冠盖。

水入西江流,山与淮南对。

聚散成古今,此意几人会。

日暮清吹来,天空响遥籁。

形式: 古风